第239章不欢而散(1 / 2)

若真崩在去年,刘荣继位,想让栗美人妥善安置自己还养在膝下的八个小儿女,估计门都没有。

她向来不是有雅量能容忍人之人,连自己这个帝王这些年对她都曾畏惧。

因念旧情,不忍处置她......

而刘荣,是个孝顺的儿子,倒可能成全她的雌威大发。

说起刘荣,简直从立他为太子以来,就成了自己的心病,尤其是患病之后,更是夜不能寐。

去除他母亲的因素,单凭他个人的性情,也许是位不错的守成之君......

但大汉守成了五十余年了,是不是该换一个有点脾气的帝王了?

那一刻,他又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有朝一日登基为帝,擢升晁错为丞相,革新过时的汉制,修订不合适宜的汉律,铲除汉境内强势有异心的藩国的威胁,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然后与北部的对手匈奴人展开对决。

可惜,七国发生了内乱,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还把自己的智囊晁错误杀了。

那场大内战,损失了十余万珍贵的青壮年的生命,严重挫伤了大汉的元气,又得从头休养生息,涵养百姓。

自己完不成的梦想,就要交给下一代储君完成。

秦能灭六国,不就是在六代秦王接力下才完成的么?

但谁最适合接应自己的下一棒?

显然不是太子刘荣。

大汉现在国力强盛,生命力蒸蒸日上,需要一个有气魄的开拓之君乘国运,为帝国去探寻、去触摸未知的边界,就像隔壁的始皇帝一样,成就千古霸业。

这些天,刘启在御书房,一直在研究一些域外地图,是旅人和商人从西域带来的,记录了汉境之外的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匈奴人在西域的经略范围。

作为以前建立马场、关注匈奴人动向、又常去边境狩猎的帝王,深知这意味着什么,若匈奴人和西域之外的雪域上的蛮人部落联合了,在战略上就把大汉包围了。

他们对大汉的威胁,就如当年始皇帝的秦国从关中扑向关东,一路群灭六国一样。

斩断匈奴人和西域之外雪域上蛮人部落的联合,这种雄伟战略,不是刘荣能做到的事

这是独属胶东王刘彻的天命。他是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之人。

自己的身体已经羸弱,只能为下一代储君做好开拓的准备。

王阿渝知道大行礼官出事了,就知道这事成了。

接下来,就是静静地等待刘荣的命运而已。

王阿渝做皇后的欲望并不强烈,她只是想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太子之位。

那是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既然臣子都要插手此事,刘启也决定不再拖延,快刀斩乱麻,把废太子之事迅速提上日程。

但废太子和废皇后不同,薄皇后一二十年来,存在感并不强,无子嗣,便无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