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夜长梦多(1 / 2)

东宫长信殿里,气氛庄严。

窦太后端坐正中,面对召集来的小东朝的众臣子,缓缓开始了试探。

“有人知道为什么人口数量不及我汉、土地不及我汉肥沃的匈奴人,却比我汉强大么?”

窦氏族人除了窦婴都来了。

窦婴伤了心,在家不知真病还是称病,反正就是生了病,不出门。

其他人都是朝廷三公九卿衙署里的臣子,有的还历经两朝,从当年薄太后开小东朝会时就坐在这里了。

一室放眼望去,这里的人,还多是元老,快占了宣室殿朝会的半壁江山。

臣多,权重,即是能量。但此时却没人接话,众人对德高望众的窦太后显然尊敬有加。

梁王刘武看着众臣子的沉默,没让气氛冷场,“臣不知,请太后详示。”

窦太后叹口气,“除了兵强马壮,匈奴人在储君问题上,采取了兄终弟及的制度。老单于死了,其子年幼,无力号召散落各地的部落,就让老单于的弟弟来。”

“弟弟平时跟着兄长东奔西跑,建功立业,也得到了锻炼,年龄也正当年......正是兄终弟及的继承政策,才让匈奴部落强盛百年,而且会继续强盛下去。”

有关兄终弟及的说法,窦太后这些年一直在小东朝里念叨,大家早已不陌生。

不过此时再提,就显得不比寻常,毕竟刘启刚因太子“平庸无错”被废了储君之位。

年轻的刘荣与已过而立之年、在七国平叛中立过大功的梁王比起来,的确显年幼,没经验,号召力也不足,看得见的“弱”。

于是有人点头称是,其他人附和:建议我汉不妨学习一下匈奴人的立储制度。

只有其中的袁盎,默不作声。

有人倒小声嘀咕了一声,“兄终弟及,非我华夏储君制度的传统。”

马上有人站出来反驳道:“怎么不是传统?在有商一朝,也是采取兄终弟及为主,父崩子继为辅。这样做的好处,大致有四点:一保证了强者为王,带领国家走向强大。二,保证了君政大权不会旁落,若是年幼或经历欠缺的小儿为帝,必会依靠外人的支持辅佐,轻则使君主受外人打压,如胡二世重则大权旁落。三,而嫡子或长子继承制,始于大周,已是后来的事。所以按华夏传统,显然兄终弟及更为正统。”

此人言论显然让窦太后很满意,“还有,我汉能走到今天,也是受惠于兄终弟及,当年孝惠皇帝驾崩,后面没有合适的子嗣,所有才有有了代王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