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他不去自己去(1 / 2)

王阿渝很喜欢这个过程,也每次把亵衣的带子系得紧紧的,让他忙活半天。

太容易得到,反而失去了乐趣。

刘启的确是费了一阵功夫,笨手笨脚,汗都出来了,才把那层华丽的内衣剥下。

尽管生育了四个孩子,她的身体依然保持着圆润,肩膀是圆润的,手臂也是,山峰更甚。

时光好像没在她身上褪去什么。

在他面前敞开的,依然是生机盎然的春季,河山大好,风光旖旎。

刘启向来是个行动派,话很少......

王阿渝开始喊饶命。

接下来三月的春耕,刘启比去年准备得更充分,把锄头分给每个儿子,一人一个,叮嘱他们:“你们以后,不可懒惰,懒惰会造就无用之人。除了太子要给天下做表率你们几个,将来都要在封国给你们的臣民做表率。”

“作为人主,事必躬亲,任何时候都不可颓废,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让臣民看到你的勤勉,让黎民百姓看到希望。而且勤劳,能让你们更正直。”

孩子们都挨着说了一声“诺”。

小野猪干活最认真,亲自在前面赶耕牛,刘启在后面扶犁,犁出深深浅浅的沟。

王阿渝在最后带着孩子们,程美人、贾美人、唐良人,以及三公九卿的夫人们,在沟里撒上二种子,埋上浮土,浇上水。

其他大臣们,当然有帮小野猪赶牛的,有在田边拔杂草除虫的。

因为刘启认真,大家谁也不敢造次。

这一天,长安外的百姓也将开始春播。

而这两亩田将来长出的五谷,是要装进青铜大鼎里,年底祭拜高庙和上天的。

这个春天,天公作美,风调雨顺。

耕完田,刘启还带着小野猪,亲自走访了长安附近的农户,想看看他的子民春耕情况完成得如何。

刘启站在田地边,对小野猪道:“我汉要富有,黍稷麦菽麻,务必要积存在老百姓的谷仓里,才是藏富于民。除非发生战争,平时不可对百姓涸泽而渔。大汉的富,不是富在皇族百官,而是富在黎民苍生;大汉的强大,也不仅仅强在皇族百官,而是强悍在民。”

这是小野猪回来后告诉王阿渝的。

王阿渝觉得刘启这些天,解决了临江王的问题,虽悲伤了几天,心胸豁然开阔了,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太子和各位小儿子上。

教子即使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使命。

与把前太子刘荣完全托给窦婴不同,刘启是经常把小野猪叫到面前来,或做什么都要带着他,几乎亲自手把手教,教他如何做一个帝王。

这期间,王阿渝也很有眼色地配合着刘启的举动,在宫里带着女儿们,和程美人、贾美人和唐良人,以及长安城各位侯爵的子女内眷,一起采摘了桑叶,拿去永巷蚕室里喂春蚕,或去绣室帮着绣衣衫。

王阿渝以前在绣室学到的绣工也终于派上用场,可以向各位贵人们亲自演示如何做一件有品的衣裳。

这种示范的好处是,号召帝都所有的权贵亲眷,要节俭,要爱惜民力,凡是可以自己动手的,就不要劳民。

毕竟连皇后都要亲自养蚕做衣裳,其他人怎么好意思再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生活呢?

李尚宫突然走了过来,靠近王阿渝,悄声道:“栗夫人要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