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相爱的十二年(1 / 2)

刘启没作声,把茶汤喝完,才卖给她一个面子。

“告诉彻儿,鸡鸣二遍后,可以去习射,去找六艺的师傅。读简,可以往后安排,找个他喜客欢的时间。”

刘彻知道了,果然很高兴,他最爱舞枪弄棒,还热衷往上林苑跑,只是他还不够大,他父亲以前的上林骑营,将来会交给他吧。

那天,王阿渝和刘启有了闲暇,带着四个小儿子,特意到太子晌后读经的天禄阁去探视。

王阿渝隔着重重简架,就看到儿子小小的身影淹没在简山牍海里。

她心疼坏了,上前帮儿子搬简,“儿子,你累么?”

儿子好像是一夜间长大的,直接摇头,“不累,寓教于乐。”

这时有几个孩子跑过来,帮刘彻一起搬,都是年龄个头相仿的孩子。

王阿渝问刘启,“是他自己挑的伴读么?”

刘启点头,“这样读,的确比较辛苦,找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读,你就不用担心就他一个人了。”

身后的刘寄突然清晰地说道:“姨母,我也想当太子,我也想有伴读。”

王阿渝倒怔了一下,不是他想有伴读,而是他想当太子。

他的皇帝父亲只是笑了笑,“你们兄弟四个,仅有做王侯的资质,勿贪,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不许越。”

然后握起王阿渝纤纤手指,“阿渝,陪我出去走走。不用管他们的事。”

做父亲的甩掉所有儿子,带着妻子去游园了。

四个被带出来的儿子就这样被丢在高大的简架丛里,带着羡慕的眼神,面面相觑。

这是刘启生病以来,第一次有心情闲逛,王阿渝自然高兴。

蓬莱河东侧,有一处寂静小院。

王阿渝惊觉从没去过,正牵着刘启的手要过去瞧瞧,忽然发现牵不动他。

刘启怔了片刻,把王阿渝拉到身边,脸色有些不自然,“去明镜台看看小兔子吧?”

他一路牵着她的手,走过蓬莱桥,漫步在通往明镜台的长长甬道上。

冬季山水萧瑟,蓬莱河畔高大林木的枝芽直冲天际,光光的树枝间,灰色的鸟窝分外显眼。

有鸟从窝里俯冲下来,落在低矮处的果木树上,那里还挂着红灯笼般艳丽的霜后柿子,几乎是冬林中最醒目的颜色。

苏小鱼和侍卫们都特意远远地跟在后面,留出足够的距离,不去打扰帝后冬日难得的闲暇。

刘启一身玄色锦裘,滚金云龙纹袖缘内握着王阿渝温暖的手,随着她的目光,向林中一扫,“等等,给你摘些柿子尝尝。”

王阿渝心想,不用了,我只是觉得好看,多看了两眼而已——殿里不是有又大又圆成筒的柿子么?

但刘启很有兴致,离开青石甬道就到树林里去摘柿子了,这突然的举动还把后面在阳光下慵懒着神情、慢慢闲走的苏小鱼给吓了一跳。

终于半盏茶汤功夫,刘启从林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颗红彤彤的大柿子,还用袖子擦去表面的青白柿霜和尘埃,光鲜地递给王阿渝。

“就摘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