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救命符(1 / 2)

刘彻丝毫不怀疑这是老母亲为自己着想,她老人家肯定听到田蚡那一番说词给吓坏了,以为窦婴和灌夫这样的人真能怎么样。

确实他们的行为很让自己忌讳,早恨不得清理之而后快。

但作为帝王,有一样东西是老母亲和田蚡都看不透的:王氏外戚真正的作用,是制衡窦氏外戚。

如果现在把窦婴杀了,将来谁来制衡田蚡和他后面的王氏一族呢?

所以,刘彻的想法,若田蚡活着,窦婴就关一段时间,再放出来。

放任任何一家独大,都是后患。

只是王阿渝不这样想,她觉得趁机削了窦家对刘彻才最有好处,而且我们王家,田蚡,不是一直是刘彻的后盾么?

所以,窦婴一定要死的。

只有他死了,窦家才真正树倒猢狲散,先帝的担忧才彻底解决。

在刘彻努力平衡王、窦势力的时候,狱中的窦婴也觉得自己此次可能很难死里逃生。

在想如何自救时,突然如雷击了天灵盖般,想起了手里还有一个杀手锏:孝景皇帝活着时,不是授予自己一道私诏么,私诏上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现在用此诏,可能救自己于危难。

于是马上叫昆弟把珍藏于府中的私诏取出,献于刘彻,希望刘彻能看到此诏,放过自己。

在刘彻听说了父亲曾留给窦婴一道私诏时,也不敢怠慢,马上召集窦氏门人献上来。

刘彻小心打开帛锦,看到字体,识得,是父亲的笔迹。

待看清那九个字时,不由头脑轰了一下,这什么意思?

难不成父亲当初册立自己为太子时,身后还留了一手,自己要不行,随便窦婴处置了?

这不是给儿子挖坑,将来等着自己跳么?

不对,父亲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刘彻急忙拿了诏,去长信殿询问母亲:当年先帝是否真曾私授窦婴密诏这回事?

王阿渝想了想,想起来了。

当年在明镜台,先帝确实单独召见过窦婴,给过他东西,还清晰地记得他颇有深意地说道:“魏其侯是将来能救助太子的人。”

王阿渝从不知道有私诏,更不知道私诏的内容,现在着重看了看,突然间也惜了一下,指天发誓道:“不对,以我对你父亲的了解,他绝不会这样待你!这诏现在出现,也就罢了,没什么用。”

意思是刘彻现在亲政了,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什么都不用怕,但心有余悸的是,“若是前几年拿出来......这还得了啊!”

若当初窦太皇太后知道有这道诏在,估计就不会只是架空皇帝——当初为什么只是架空而没废君?

首先就名不正言不顺,毕竟她最爱的小儿子刘武已经不在了,刘武的几个儿子都长在关东,与她这个祖母,除了有血缘,平时不常见面,并没培养出那种必须为他们冒险的亲近感。

倘若她老人家当初心一横,当真走到“废黜皇帝”那一步,加上窦婴这道先帝私诏,一切都将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