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法律的解释权在我(1 / 2)

第494章法律的解释权在我

为了减少对大头的刺激,周游没有直接去庐州,而是在金陵过渡了一下。

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去看下人民的剧组。

这部剧从成立到诞生,直到最后的上映都是磨难重重。

周游这次是主动去的,什么都不为,就为了让剧组沾沾自己的运气。

有些话,说多了,自己都信。

这样一部好剧不上映,实在是心里有些不甘。

有一本书,叫做《追风筝的人》,有一段时间很火,常年在畅销榜上。

周游曾经拿下来看过,但就是看不进去。

因为很多人,带入是主角,而周游代入的是那些阿富汗本地人。

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

主人无能,却要仆人来保护。

当时周游就在想,主人这么无能,凭什么当主人,凭什么享受这样的生活。

是的,周游当年就是这么想的。

一个无能的人,高高在上,自己犯错了,却要仆人来买单,最后又让别人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

也许是人性刻画的成功,也许是符合老米的价值观。

反正这本书火了,顺便把老美给洗白,给前苏抹了抹不一样的颜色。

有点像什么呢?

一个功成名就的士人老爷,在年龄逐渐渐长的时候,开始内心不安,开始睡不着觉,想做一些救赎,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和那些亏欠的道德感。

人们只会和自己身边的人比较。

哪国人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比以前的米国更加夸张。

解决了温饱之后,肉体的饥饿消除了,精神还在那里嗷嗷待哺。

编剧,周森,著名的作家。

原来写的书,不少人认为写实,也有些人认为夸张。

直到互联网的到来,直到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大家才知道,书里还是很保守的。

一个不受监管的人,能做出来的事情,真的是超乎人的想象。

现实啊,现实,你是那么的无情。

对于周游的到来,算是给剧组打了一剂强心针。

虽然很多老演员都是凭借着演技吃饭,也是见惯了娱乐圈里这些起起落落,对那些新贵不说不羡慕吧,至少保持了一份冷静。

眼见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事情不要太多。

“李导好,来的有些冒昧,打扰了。”周游很客气。

愿意冒险拍摄这样电视剧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每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不知道多少,除了默默无闻的,还有更多的是连出生证都没。

李露,也是一个老导演,在剧组现场穿着导演伽可汗,戴着眼镜,50多岁的年纪。

“周总好,非常感谢周总给我们投资啊,当初要不是您这边雪中送炭,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走下来呢。”

这句话是真心的,李露是真的想过不拍了,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干这干嘛,反正钱够花了。

这种剧要么出不来,出来了,就是经典。

倒不是说导演多厉害,纯粹是吃题材和时机。

还有一个就是,这里面几乎都是老戏骨,演技在线是没有难度的。

周游笑了笑:“您客气,举手之劳,主要是对这个题材感兴趣,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对,祝我们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吴钢作为主演之一,也作为周游的半个熟人,插嘴说道。

那边的拍摄已经结束了,本身他的戏份就不多,就直接到了这里。

“是啊,都是为了更好,为了更好的未来。”

非洲哪里混乱不安,能成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是大家的幸运,为了使这个幸运更长久,那就要大家一起努力。

周游这次来,已经拍摄了一部分。

这部戏严格意义上是没有主角的,大家都是主角,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物也都实现了反转。

比如所谓的能力,达康书记。

还有不作为的连城区长,都是在几年后,口碑不断反转。

只能说民智渐开。

周游现场看老戏骨们飙戏。

陈院长这边刚义正言辞的说完:“没事,法律的解释权在我。”

装了一波大的之后,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亟需得到释放,于是就去关心弱势群体了。

还是外国的弱势群体,就是为了体现大国情怀,为了体现好客之道。

直到被堵在床上,还在义正言辞的说:“我这是在学英语知不知道!”

演的是真好啊。

只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周游看的很过瘾,这个老戏骨演戏,就是不一样,现场感觉特别好。

“陈老师,你这个演技绝了!”周游忍不住赞叹

“哎,被老李坑了,我现在就希望这个剧别播出,不然啊,我怕丢人,以后我还怎么给学生上课啊。”陈院长还真是院长,也是老师。

“哈哈,那更能说明演技好了。”周游真的不忍心告诉他。

这个梗,短时间是别想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