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九江攻防战(一)(2 / 2)

<div class="contentadv"> 清军扫荡半天,除了少数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可以说是收获甚微。

缴获的粮食也都完全不够大军一日之需。

得到部下汇报,戴坤虽无奈,却也并未太过生气。

坚壁清野,很常规的战略手段。

时间过了正午。

戴坤下达军令:“传令下去,全军攻城!”

“是!军门。”

淮军的传令兵迅速下去传达命令。

数名军中鼓手赤着上身开始擂鼓,数面巨鼓有规律的敲击。

举旗清兵向前压旗。

上万淮军迅速着装列阵,抬起手中兵器,后面的炮手同样将炮车往前推动。

举旗清兵又正竖旗帜。

“儿郎们,随我杀啊!”

“杀反贼!”

上万淮军在各级军官带领下,迈开步子朝城门发起进攻。

迎恩门这段没有护城河保护,所以直接架云车跑过去就可,后面的炮手同样各自推着火炮跟着往前冲。

迎恩门。

城头的明军早就严阵以待,此刻见到清军终于开始攻城。

何正亲自坐镇迎恩门,居中发号施令。

“轰轰轰!”

“砰砰砰……”

城头火炮齐射,浓烟滚滚。

除了部分守城用的铸铁炮外,竟还有许多的木炮。

木炮顾名思义,就是木头做的简易火炮,是前明就有的火器。

只把木头中间凿空,内装火药、石子、铁弹,再安上药线,联于机槽。

火发爆碎,杀伤敌人。

因为简易实用,故多于守城作战中应急制作,属于消耗品。

《武备志·火器图说二》记载:“木炮用坚木造式,无论大小,浑凿空腹,外铁箍四道,下开线眼,装火药杵实,口入黄土少许,次进石、铁子,药线穿联机槽,火发炮碎飞伤,便于守城,事急为易造耳。”

虽然木炮顶多打个两三发就要报废,但架不住这东西没成本,还制作简易。

明军早就提前安排城中百姓,到处疯狂砍树,并制成木炮,同样收拢全城火药执行军管。

九江百姓被明军统治以后,都被剪辫易服,这要是清军再打回来,怕是大部分人都得掉脑袋。

谁也不敢赌官兵的节操。

杀良冒功,把一个县屠了的都有,到时报个贼寇抵抗顽强,城池付之一炬就行了。

故而,城中百姓守城意志十分顽强。

城中富户们也是有钱出钱,百姓则是有人出人,给明军充当运输民夫。

淮军推着云车、火炮还没靠近多远,就已被城头火炮密集乱发炸的七荤八素。

尤其这些守城火炮,发射的多为霰弹,又是居高临下。

对密集进攻的淮军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