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回京(2 / 2)

不过,这倒是省却了大明不少时间精力,因为鞑子的这些政策,致使漠南草原诸部,全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不少会耕作的汉民奴隶和蒙古牧民。

就连与鞑子最亲近的科尔沁草原,不少贵族首领手上也有成片肥沃耕地,还有不少为其耕作的佃农、牧民。

&;=&;&;&;杨恭连忙恭维道:“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我大明新朝于草原实行都司制,又与诸部首领们封赐汉名汉姓,这些蒙古诸部首领无不对我大明新朝感恩戴德!”

这倒是真的,毕竟他们都打输了,居然还能保住首领权位,还被汉人大皇帝赐予汉名汉姓。

虽然本质上,大明新朝所谓都司、卫司,与伪清的都统、札萨克制度并无太大区别,但胜在第一印象,还有个赐予汉人姓名的恩荣。

要换做王朝末年,那肯定会被草原耻笑,甚至激怒游牧民族,可在王朝强盛期,那就是汉人大皇帝对草原的恩荣。

这些草原诸部首领为了向朱怡炅表忠心,听闻杨恭这位汉人大都督要回京述职,连忙便跑来给杨恭送礼,让其捎带几件草原的礼物回南京。

包括草原诸部首领送给杨恭的贿赂在内,这些礼物都被杨恭提前呈递了奏章,朱怡炅早就看过来了。

作为草原诸部进献的礼物,不出意外,有好几件紫貂大裘,另外还有两笼兔狲。

本来应该是三笼子,有一笼因为照顾不周加上晕船,路上就病死了,剩下的都被随行的蒙古牧民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自己都累病了,好歹是没养死。

这些兔狲可都是各部首领一起送给汉人皇帝的宠物,主要产地在漠南、漠北诸地,而且早在唐代,皇家就已经在豢养兔狲在内的野生品种。

而紫貂大裘,这东西更了不得,乃是这个时代的顶级皮草。有明一朝,紫貂皮已经不是价格昂贵,而是有价无市。甚至朝廷多次明令禁止,寻常百姓不得穿着紫貂皮草。

直到俺答封贡,草原与大明联系渐深,紫貂皮的价格才有所下降,并且禁令也逐渐成为废纸。

然后……鞑子入关,紫貂皮的价钱再度被炒上来,因为鞑子朝廷不许三品以上官员穿貂。

大明新朝解除了这个禁令,但貂皮的价钱还是居高不下,并引来蒙古、辽东土著大肆捕杀,将其贩卖给中国商贾。

跟着紫貂皮一起卖的还有海獭皮,这也是上等皮草。

黑龙江都司苦寒偏远,除了流放罪犯,百姓都不愿意往那里迁,给再多赏田都不去。

但每年前往黑龙江、辽东诸地的商贾,却是络绎不绝。尤其黑龙江都司,现在乐浪省平壤府,已经有不少民间商船停泊。

就等着什么时候滨江城、临江城建立,打通辽东到黑龙江都司驿道,便派人去往两城建立贸易收购据点,专门收购那些名贵的高级皮草,还有辽东乌拉城盛产的东珠。

鞑子对东珠采捕有严格规定,不许民间开采,更不许流通民间,甚至宗室想求取东珠都难。

但大明新朝取消了这个禁令,原因在于朱怡炅觉得没必要,就是一些稀有的珍珠而已。

这样下达禁令圣旨,反而不利于辽东开发,倒不如果断点,直接允许东珠自由买卖,好进一步吸纳民间百姓、商贾前往开拓辽东。

这要换作后世,妥妥的破坏生态环境,但放在这时却是无伤大雅,反而紫貂、海獭、东珠这些个个有利可图,还都是暴利天价,完全足够吸引百姓对外开脱,稳定边疆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