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塔尔寺会盟(2 / 2)

&;=&;&;&;重新分配草场?

他们没有听错吧!

在场会盟的诸部首领,包括刚刚还不以为意的郭米部首领,全都竖起了耳朵。也有瞪大眼睛的,不过都是罗卜藏丹津带来的蒙古部首领。

这些人不是傻子,他们归顺汉人朝廷,是因为打不过准噶尔,又想要保住地盘,这才撺掇了罗卜藏丹津过来献土纳降。

反正这里都是蒙古人,汉人也不可能真的派流官过来统治,大概率还是册封土司。

却不想,居然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重新分配他们的草场,而且还要分配给那些平日里被他们抢掠的山中土部各族。

多杰明显也是聪明人,有所顾忌的看了眼那些已然目眦欲裂的蒙古人:“周大都督,重新分配草场的确是好事。但是万一要是有哪族对于草场分配不满意,而进攻其他部族的草场,这该怎么办?”

周海忠明白他的意思,说道:“这个好办,我大明皇帝陛下已于月前下达圣旨,正式对青海的草场重新划分。今日会盟分配草场,各族诸部都不得互相争斗攻伐。会盟每三年一次,处理各部族争端。若是有哪族在会盟外互相攻击,在场诸部首领当以背弃盟约,群起而攻之。本都督也会亲率大军,进兵青海前往征讨!”

此言一出,效果极为显著,各部首领纷纷颇为意动。

先前不在意那是觉得汉人别有用心,但现在,汉人肯帮着撑腰,支持抢回原来草场,那自然都乐意分一杯羹。

尤其那些长期在山里艰难度日的少族部落,没人真的愿意一直窝在山沟沟里。

周海忠看着时机差不多,又说道:“要分配草场的各部族首领,必须即刻释放部落中的奴隶,今后青海也将不再允许有奴隶存在,否则便是与我大明朝廷为敌。若是当真有舍不得奴隶的,我大明也不勉强,现在就可以离开,但最好都举族搬离青海,否则届时火炮无眼……呵呵。”

这就是明晃晃的拳头在威胁了!

偏偏这番威胁很有效果,尤其是罗卜藏丹津,全程一句话没说,就在那里干坐着。

被他带来的各部首领诸台吉,没有罗卜藏丹津这位汗王出头,也没理由开口反对。

毕竟这家伙好歹是大明朝廷册封的大汗,有着一份大义名分在,而周海忠也始终防备着罗卜藏丹津有可能闹事。

却不想,话都说完了,萝卜大棒都掏出来了,这家伙愣是屁都没放一个。

罗卜藏丹津这个人,算是把能屈能伸贯彻到骨子里了,从最开始前往雪区雪域参加**坐床仪式,被羞辱排挤,然后他忍下了,回青海以后才越想越气。

反清了以后也是一路嚣张狂妄,直到被年羹尧一战击溃,只能穿上女人衣服,扮成女人仓惶逃到了准噶尔。

可以说,罗卜藏丹津就属于典型的欺软怕硬,一得势就嚣张,打不过就果断认怂。

周海忠见罢,索性直接举起酒碗:“所有条件本督都已经说明白了,愿意分配草场,并且加入会盟的,便干了这一碗!”

诸部首领四目相对,随即纷纷端起酒碗。

就连罗卜藏丹津犹豫片刻,也跟着端起酒碗,其余蒙古诸部首领台吉见状,尽皆无可奈何。

箭在弦上,谁若是现在不跟,怕是立刻就得被汉人军队盯上。

周海忠带着一万大军,五千龙骑兵入青海,可不仅仅是过来叫人会盟,还可以直接动刀子砍人。

“爽快,诸位首领果然都是诚心归顺我大明天朝!”周海忠总算露出笑容。

既然无人退出,那接下来就是分配草场,正式加入会盟了。

具体如何分配,内阁那边已经有了预案,青海湖东部大片能够耕种的土地,全部被划入朵干都司辖地。

余下中西部的草场,则交给蒙古、藏人这些诸部首领,直接在大明的统筹下进行协商规划。

反正,务必要让各部全都分得好处,而诸部的首领台吉酋长,一律统一册封土司指挥使官职,并且,允许世袭。

罗卜藏丹津的汗位同样得到保留,但留不留已经没什么区别,因为就连汗国都名存实亡了。这家伙的草场部众,专门被安置在了诸部土司的草场中心。

一旦他想要兼并诸部草场,就会立刻遭受诸部土司的围攻。

塔尔寺作为会盟地,大明皇帝专门下旨,予以正式册封。与之相同的,还有其余青海诸寺庙的高僧大喇嘛。

青海中西部的草场很快就被分完,各族诸部都得到了好处,没有哪个部落心中不服,也不敢不服。

虽然汉人不许他们再拥有奴隶,但却是让他们得到了山外面的丰饶草场,而且很多小部落本来也没有多少奴隶。

山里连劳动力都不够了,哪能供应那么多奴隶,肯定都是变成直接的劳动力划算。

“很好,既然都分到了草场,那今日便在此歃血为盟。”

周海忠叫士卒将早已准备好的牛首运来,随即一刀切下牛耳放血入酒。

“歃血为盟!”

诸部首领热血沸腾,他们就喜欢这种直肠子的交流方式。

当然,这也是在于大明的确给了他们切实的利益,而且同样诉诸了武力上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