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 / 2)

红妆镇国[唐] 宴歌行 2996 字 7个月前

众大臣退下后,天后才注意到,婉儿的膝下已血流如注。婉儿虽脸色惨白,却依旧跪得笔直。

想到婉儿替她解了燃眉之急,武则天的语气稍稍温和,“婉儿,你先起来吧。来人,还不快请太医为上官大人瞧瞧。”

“奴婢无碍,多谢天后关怀,眼下当务之急是替公主觅得佳婿,不敢劳烦天后为奴婢的事情费心。”

“不错,太平的婚事是眼下最要紧的,此事还需你与礼部仔细操持。至于驸马人选,传本宫懿旨,让户部将高门大户子弟的名单列出,好让太平亲自挑选。虽是事从权宜,也马虎不得。”

“诺。”婉儿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起了身,她艰难地往殿外走去,每走一步,都觉得是钻心的疼。

好在这桩事暂时得到了解决,太平公主也不必远嫁吐蕃和亲。

回到房中,青莲打了热水替婉儿清理了伤口。太医之事不过是天后随口一说,婉儿不便遣人专门去请,只能自己简单包扎一下。

“大人,娘娘并未责罚,您为何要往那上头跪,好在现在天不热,不然怕是要化脓了。”

婉儿也不知自己为何要跪下去,许是被皇家天威震慑到了,又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

婉儿不记得自己当时在想什么,只记得内侍来报,说吐蕃求娶公主,把她吓了一跳。

“青莲,你说,公主会挑一个什么样的驸马?”

青莲正低头替婉儿包扎,听她这么问,随口应道:“公主素来挑剔,她能看上眼的,定不是寻常人。只是,大人,你现下受了伤,还要操持这些。这几日,可有的忙了。”

“若只是忙,倒也没什么。”公主的婚事本该由礼部操持,婉儿也没想过,天后会让她一并操持着。

若只是忙,倒也没什么。

可要亲自送公主出嫁……

婉儿盯着房中的烛火,透过明晃晃的红烛,她仿佛看到李令月大婚那日张灯结彩。

到那时,定然是十里红妆,整个长安城都能看见。

李令月这样好看,她素来喜欢红色,穿上嫁衣,定是美不自胜。

只可惜,是要嫁给别人。

“青莲,你去知会尚衣局,公主的嫁衣要开始准备了。”婉儿的声音有些哽咽,青莲只当她是因为伤口疼痛。她正要劝婉儿今日先休息,却听婉儿继续说,“还要告知礼部,公主大婚要的帐幕与陪嫁要早早备齐,婚宴的排场也不能小了。这些总要给天后娘娘过目才是,若是不够,还要再添些……”

“真要多谢上官大人,为本公主的婚事这样费心!”李令月撇开了随行的宫女,一脚踢开了婉儿的房门。

青莲见状,忙要扶起婉儿给太平请安。

李令月见婉儿腿上的伤,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冷声道:“青莲,你先下去,本公主有话要问上官大人。”

青莲有些担忧地看了眼婉儿,见婉儿点头,她才行礼。临走时,她又有些不放心地劝道:“公主,上官大人都是为了您……”

“劝母后将我嫁出去,还敢说是为了我?你赶紧滚出去!再敢多嘴,当心我打发了你去掖庭!”

李令月听说婉儿劝天后为自己择夫婿,她原是不信。

没想到到了婉儿的房门外,就听她在念叨着准备自己的婚事。

李令月见着婉儿膝上的伤,愣了一下,随即走上前,将正要起身的婉儿压回榻上,“上官大人,我只问你一句,是不是你让母后为我择驸马?你就那么盼着我嫁人?”

婉儿跌坐在榻上,虽牵扯到膝盖的伤口,却比站着要好受许多。

“吐蕃要你和亲,若不让天后早些为你的筹谋婚礼,只怕……”想到从前和亲的公主,虽受人盛赞,却再也不能回到长安。

看着李令月眼眶微红,婉儿心中酸涩,她轻轻握住李令月的手,“阿月,我并非盼着你嫁人,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与吐蕃开战。如今还不是发动战争的时候,你是大唐的公主,许多事情是不能够感情用事的。”

“是啊,我是大唐的公主,要为整个大唐考虑。”李令月甩开婉儿的手,直视着她的眼睛,“那你呢,上官大人!你如此筹谋,又是为了什么?他们都说你贪恋权势,从前我还不信。今日之事,大人思虑如此周全,当真是玩弄权术的一把好手!你一句话,既除去了我这碍眼的人,又重获母后的信任。上官大人往后定能平步青云,当真前途无量啊!”

“阿月……”婉儿刚要解释,可看到李令月眼中的委屈,为了让她安心出嫁,她只好言不由衷道:“你说的不错,我确实贪恋权势。如今天后懿旨已下,公主还是尽快从世家大族的青年才俊中觅一位驸马吧。”

若驸马是李令月亲自挑选,总好过天后随意指个什么人给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