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工匠们齐心建殿 杜尚书却遇难题(1 / 2)

仙与凡 董兴启 8688 字 7个月前

李友朋领工的第二组木匠,负责大殿的立柱及殿梁以上的木工工程。这李友朋四十三四岁年纪,中等稍高个子,不胖不瘦身材,长得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开工后,李工头带领二十个木匠清理木工工地,制作干活时所用的架凳、马腿等用具,搭支木工工棚。他则让李成孝带领着西图国木匠韩玉树、吴心安和剩余的京都城木匠,去京都府木料场搬运木料。

看官会问,李成孝是何许人也?李友朋为何又让他领工?

您且听,李成孝也是从西图国里招募来的木匠,三十三四岁年纪,高高的个子,稍稍偏瘦身材,一副精明模样。其父也是木匠,技术很是不错,十里八乡颇有名气。李成孝算是门里出身。有道是:门里出身,不会也懂三分。何况他人也聪明,又跟着父亲干了好多年,应该算是个好手艺的老木匠了。丁香她们到西图国莫汗邦招募木匠时,打听到了李成孝的父亲,便去请他。但终因李老木匠已年近六十,老人家不愿意背井离乡,没有请得动。他的儿子李成孝知道了,觉得工钱给的挺高,女儿国又是个神秘的国家,便一心想去,于是,央求父亲推荐他。父亲起初并不愿意,可拗不过儿子的央求,也是想让他出去历练历练,后来才推荐给了丁大人。丁大人便写了条子,给了他盘缠,让他先来女儿国京都城驿站。

李成孝来到驿站后,认识了李友朋,因为二人都是从西图国来的,在异国他乡,遇到老乡,格外的亲近。恰又都姓李。常言道:一笔写不出俩李字。便与李友朋攀上了关系。见李友朋比自己大了十来岁,便称他李大哥。没两日,他们两人被分到一个木工组,李友朋又被指命为工头。李成孝更与李友朋套起了近乎,说他们是本家,并开始改称李友朋为“叔”。其实,李成孝与李友朋虽然是一个国的,但并不是一个邦的人,他们以前也不认识,更没有一点亲缘关系。

李友朋是一忠厚实在人,问李成孝道:“这本家是从何而来?”

李成孝道:“咱们都姓李,又在一个国里,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

李友朋听了无置可否。见他嘴甜,心眼活泛。心想: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何况又都是李姓?相互有个照应也好。于是便认下了这个“侄子”。这样以来,他们两人的关系就更近乎了,俨然成了一家人。

有了这关系,李友朋有意无意的就对李成孝给予了关照。因而,让他带着一部分人去拉木料,给他个小头头当,也算是照顾他吧。

李成孝带领着木匠们来到京都府木料场,指挥着木匠们往马车上装木料。这些做大殿殿檩的木料,每根都有几百斤重,两个人抬一头,都很吃力。

韩玉树和吴心安不愿与京都城的女人搭伙,他们两人共抬木料的一头。这韩玉树中等个,稍胖身材,圆头圆脸,显得挺敦实,挺老实。吴心安则是稍高的个子,不胖不瘦的身材,长脸型,眼睛不大,鼻子倒挺尖,大嘴巴,薄嘴唇,看起来就是个精明的人。他们二人抬起木头来就不像两个女儿国的木匠那样吃力了。

女儿国木匠中,有一个叫白菊的木匠,三十一二岁年纪,圆圆脸,大眼睛,小鼻子小嘴,紧致身材。人生的挺俊,也挺有精神,但就是个子不高,因而,力气也就小了些。她与另一个女儿国木匠共抬木头的一头,累得吭吭哧哧,拢得满脸通红,走起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很是吃力。

李成孝站在一边,看着白菊抬得实在吃力,忍不住走过去,帮着她抬。白菊很是感动,她活了三十多年,从没见过男人,更没见过这样照顾自己的男人。立时,心生感激之情。待放下这根木材,便拿眼瞅李成孝。见这李成孝,高高的个子,长脸型,大眼睛,高高的鼻子,略大的嘴巴,但嘴唇挺薄。显得挺精神,挺招人喜欢。白菊的心跳得猛烈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又无以名状的感觉,直冲上心头,不禁觉得脸发热,心发慌,竟然兀自笑了起来。这一笑,又觉不好意思,低下了头,不敢再看。

“歇会,歇会。”李成孝对大家喊道。

大家听了,各自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歇息。白菊则走到木场边,坐到一根断木头上。李成孝走过来,问道:“你姓啥?”

白菊正在低头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到李成孝问她,赶忙抬起头,惊慌的道:“我、我姓白。”

李成孝又问:“你叫啥?”

白菊怯怯的道:“叫白菊。”

李成孝道:“你这身板,怎能抬得动这些木头?”

白菊以为李成孝嫌她力气小,不要她了,慌忙道:“我能行,我能行,你别赶我走……”

李成孝看着白菊那担心害怕的样子,笑了笑,道:“我不是那意思……”他沉思了一会,指着刚才与白菊搭档的那个木匠,道:“这样吧,你们俩抬细点的,并抬小头。”又对大伙喊道:“大伙们听着,你们都让着她俩点。”

白菊听了更是感激,禁不住抬眼偷偷瞅李成孝。这一看,又觉心慌脸热,赶忙收回目光,低下头。

有个京都城的木匠道:“李木匠,你光照顾她们,为什么不照顾照顾我们?”

李成孝道:“你没看见她力气小吗?”又不真不假的道:“你要长得这么俊,我也照顾你。”

那木匠也不真不假的道:“你是看着人家漂亮啊?”

吴心安也道:“老李,你是怜香惜玉啊?”

李成孝一挥手,对吴心安喝道:“怎么,不行啊?”

吴心安道:“行,行,你是李工头的侄,谁敢说不行?”

李成孝又道:“就你磨瓢。”

吴心安不好意思再言语。

歇息了片刻,李成孝又吆喝大家继续干活。有了李成孝的吩咐,大家不敢不让着白菊她们。如此一来,白菊抬起木头来就不那么吃力费劲了。不禁心里暗暗称赞李成孝是个会疼人的好人。

吴心安看在眼里,对李成孝开玩笑的道:“老李,你这人真行,刚来到女儿国,就要挂码子?”

韩玉树听了,禁不住抿着嘴笑。

李成孝用手指着吴心安,不真不假的道:“老吴,你给我好好干活吧。看来你还是累得轻,还有闲劲磨瓢。”

吴心安反唇相讥,道:“我累得腰酸背痛的,哪像你?和个把头似的,才有劲磨瓢。”

李成孝道:“怎么?你眼馋了?你要跟着我行李,我也给你派个好差事。”

吴心安道:“我老吴哪有你那本事?”又遗憾地道:“李工头怎不姓吴呀?要是姓吴,你也得叫我个叔。”

李成孝道:“让你再磨瓢。”说着,上来就要用脚踹吴心安。

吴心安赶忙躲闪,推得韩玉树直趔趄,险些摔倒。韩玉树忙道:“你俩别闹了,这木头砸在身上,可不得了。”

李成孝听了,不敢再与吴心安胡闹了。

装满了马车,因为木头太长,将马车辕都给占满了,没法套马,李成孝他们只能用人扶着木头掌握车子,用马在前面拉车。来到工地,将车上的木头往下卸,由于白菊她们松开木头不同时,白菊扔得晚,差点砸着她的脚。李成孝走过来,对白菊她们道:“你们放木头时,要喊个‘一二’的号子,同时松手才行,不然,谁后松开木头,谁吃亏。”并抬了根木头给她们做了个示范。

白菊她们依照李成孝所教的样子去做,果然效果很好。白菊对李成孝又产生了敬佩之情。暗暗称赞他,不仅心眼好,而且懂得事情也多,是个了不起的人。

李成孝早已察觉到白菊的细微反应,也有意无意地走近她,时不时的对她说句关心体贴的话,讨她欢喜,但又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是有意而为,却是恰到好处。白菊一次次地被感动。

晚上,白菊回到家,感到有些腰酸背痛,简单地做了些饭,与女儿白蕊吃完,便躺床上睡了。虽然觉得疲乏,但就是睡不着。眼前总有李木匠的影子,耳边不时地回响着他那体贴人的话语。她第一次失眠了,翻来覆去的,不知过了多久才睡着。

白菊醒来,见天已亮,赶忙爬起来,给女儿做了早饭,自己也急忙火速地吃了几口,便匆匆忙忙地往佛仙殿工地赶。

李成孝天天对白菊给以额外的照顾,白菊暗自得意,她也有意讨李成孝高兴,一有机会就往李成孝跟前偎,与他说说话。一次歇息时,白菊见近处没有他人,便悄声对李成孝道:“李木匠真会疼惜人,你对我这样好,我怎么报答你?”

李成孝听了这话,高兴得不得了,心里痒痒的。心想:怎么报答我?我还能要你做什么?你只要能让我给你做回那事就行了。如此一想,一种性的冲动直涌上来,裆内那物禁不住硬挺起来。他怕被白菊看见,赶忙侧转了身,道:“报答什么?我也只是看你劲小,怕你吃不消,把身子累坏了罢了。”

白菊听了这话心里觉得暖暖的,更加感动,越发地觉得李成孝是个会疼人,心眼又好的大好人。于是,也更喜欢他了。

吴心安远远地见李成孝与白菊打得火热,心里有些妒忌。道:“老李,你真行,就这几天的功夫,你就挂上了。”

李成孝道:“老吴,你这骡子,自己不行,还眼馋别人,滚一边磨瓢去吧。”

吴心安被李成孝一骂,悻悻地不再说话。

这几天,白菊老听李成孝他们说“磨瓢”这个词,可自己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很是好奇。同时,也想找机会和话题与李成孝聊,拉拉近乎。于是问道:“李木匠,磨瓢是什么意思?”

李成孝听了心里直想笑。暗自道:“这话你也不懂?现在我怎好意思告诉你?”于是应付道:“就是胡说八道的意思。”

白菊“嗯”了一声。又问道:“那骡子是什么意思?”

李成孝也不好意思给白菊讲,便装傻的道:“什么骡子?”

白菊道:“就是你们刚刚讲的,你说吴木匠是骡子。”

李成孝故作惊讶地道:“哦,你是说这个?你没见过骡子?那骡子多有劲?就是有劲能干活的意思。”

白菊似乎明白了,点着头又“嗯”了一声。转而夸赞李成孝道:“李木匠,你也是个骡子。”

吴心安和韩玉树听了,喜得哈哈大笑。

李成孝心里暗骂:“你这娘们,尽胡说八道。”急忙分辨道:“我不是……”

白菊认真地道:“你怎不是?你身体也这么强壮,比他们还是骡子。”又感叹地道:“你不仅是个骡子,还是个会疼惜人的好骡子。”白菊说着,羞涩地低下了头。

吴心安和韩玉树听了起哄道:“老李,人家白木匠都说你是个骡子,你就认了吧。”然后又是哈哈大笑。

李成孝气得指着吴心安他们一个劲的道:“你、你……”

李成孝听得白菊这么讲,知道她心里喜欢上了自己,心里十分欢喜,也不计较她对自己的称呼,与她攀着近乎,挑逗道:“我疼你还不是应该的?看着你长得这么水灵,又细皮嫩肉的,心里就喜欢,能不让人疼?”

白菊羞臊地低着头,道:“你尽哄人高兴……”

李成孝悄声道:“真的,我对天发誓,自见了你,我就喜欢上了你,一见你我心里就痒痒……”

白菊羞红着脸,道:“你坏……”说着,转身跑到一边去了。

李成孝也不知白菊是不是真的生了气,便不敢再造次。悄悄瞅了白菊一眼,恰遇白菊斜眼看他,四目相遇,白菊赶忙收了目光,低头看自己的脚尖,两只手却拘谨地揉搓着自己的裙子。李成孝见了,知道白菊并没生他的气,心中暗暗欢喜。

转眼间,四五天过去了,木料也运完了。李成孝他们只能回到工地上干活。

这几天,李友朋带着另外二十个木匠,也做好了木匠们干活时所需的架凳、马腿等用具,搭支好了木工公棚,还在工地的东边搭好了他们几个人居住的窝棚。李友朋他们都从驿站搬到工地的窝棚里来了。

李友朋见建造大殿的立柱和大梁等木料还没有来到,一些活不能干,眼看着要歇工。他怕因此影响到他们几个木匠的工钱,心里有些着急。这日下午,他趁柳府丞来工地巡视之机,向她报告道:“柳大人,我们这组木匠的前期准备都已经做完,只等大殿的立柱和大梁了。大梁料不来,好多的活不好干。请问大人,什么时候这些大料能来到?”

柳府丞安慰道:“李工头,你别着急,大梁等木料很快就来。没来到之前,你们可先做着别的。”

李友朋道:“大人,这四十来号人,都窝在工地上,不是要窝工?工期又这么紧,万一耽误了工期怎么是好?”

柳府丞见李友朋讲得诚恳,又是一心为着佛仙殿着想,很是感动。便安慰道:“李工头,你莫要这么着急,那些大料可能还得个把月才能来到。”

李友朋脱口道:“大人,要等这么久啊!”略一沉思又道:“大人,要是等这么久,工地上就不能留这么多人了。”

柳府丞道:“为何?”

李友朋道:“大人,你想,那些大料不来,好多的活不能干。大家都窝在工地上,又干不了活,不是要白白的浪费工钱?再说,没有活干,人们闲着,就要闲扯瞎议论,会出谣言,这样不好。”

柳府丞听了,觉得李友朋讲的很有道理,问道:“依你看,那该怎么办?”

李友朋道:“回大人话,小民以为,可先裁减一部分人。把能干的活先慢慢干着,千万别停工。要是停了工,对佛仙殿不吉利,也会引起大家猜测。这样对大人也不好。”

柳府丞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连声道“好” 。又对李友朋道:“李工头,你出个留用人员名单,交给本府丞。”

李友朋应诺道:“小民这就去办。”说完,转身向自己窝棚走去。

柳府丞望着李友朋的背影,心中不禁称赞道:“多亏他提醒,不然,真要出问题了。这李工头还真有些道道,以后,这个木工组就多依靠他了。”

不多时,李友朋回来了,将留用的二十个人员名单交给了柳府丞。柳府丞看了,道:“李工头,以后你就多辛苦些,带好你这组木匠。有什么事情,及时向本府丞报告。”

李友朋道:“大人放心,小民一定尽心尽力。”

晚上收工时,李友朋遵照柳府丞的指令,把本组木匠都召集了起来。柳府丞直接宣布了留用人员名单,然后道:“其他没有念到名字的人,从明日起,就暂时不要来佛仙殿工地上工了。以后再扩招人员时,再作考虑。”

白菊因身体条件较她人差些,自然是在裁减的人员里。当然,还有一个没留她的重要原因,就是李友朋也听到吴心安他们讲,李成孝与白菊打得火热。李友朋心想:你李成孝在这女儿国里招惹女人,不是自找麻烦吗?一旦出了事,大家不都跟着受牵连?但对于这种事,他劝又劝不得。正好趁裁减人员之机,把白菊裁减掉,这样彻底断了李成孝的念想,了了祸患。-->>

名单宣布之后,李成孝心里老大的不悦,但又没有办法,只得悄悄安慰白菊道:“你别难过,现在是工地上活少,等活多了时,我给我叔说说,先把你要来。”

白菊感动地道:“你李木匠真是个好人,别忘了这事就行。”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地。她想继续在工地上干活,不仅是因为能为先王做些事,心里是个寄托。也是因为有点舍不得离开李成孝,她觉得与李成孝在一块心里高兴,干起活来也有劲头;而李成孝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她得意和自豪。

李成孝更是舍不得白菊走,他本来怪心眼就多,又正值青春旺盛年纪,离开家又有大半个月,没能干那夫妻之事了,心里怪想的。好不容易才和这白菊混熟,她对自己也有了好感,要上手了,却突然地裁人,偏偏又把她给裁掉了,到嘴的肥肉硬是给弄丢了,能不可惜?他心里老大的不快,但又无奈。事情已经如此,又有什么法子?但他转念一想:常言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给李友朋弄好关系,再招人时,先把白菊召来不就是了?于是,到了晚上,李成孝拿着一壶酒和一包花生仁,来找李友朋。

李友朋因为是工头,他自己一个人住一个窝棚。虽然窝棚不大,但就他一个人住,已经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