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二回 陈老伯呕心沥血 白龙儿痴情拒婚(1 / 2)

仙与凡 董兴启 9020 字 7个月前

初二一大早,陈老伯背上背篓就要出门。白龙见了,惊讶的道:“爹,这大过年的,您做什么去?”

陈老伯道:“龙儿,爹趁这时候没事做,到西边山沟里捡些石头来。”

白龙疑惑的道:“爹,您捡石头做什么?”

陈老伯道:“爹捡些石头来,是想在这屋的西头再接上一间房子。”

白龙不解的道:“爹,我们住得好好的,还盖房子做什么?干嘛要受那份累?”

陈老伯道:“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光看着眼下咱爷俩能住下,要为将来着想。你也老大不小了,要考虑成个家了。你若成了家,这两间屋怎还住的开?趁着这时候不能去采药,俺的身子板还行,赶紧给你再盖一间屋,为你成家做个准备。这叫‘有备无患’。”

经陈老伯一讲,又勾起了白龙思念桃花仙子之情。道:“爹,我不成家……”

陈老伯以为是白龙不好意思,不以为然的道:“你尽说傻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有不成家的道理?”说着出了门。

白龙不忍心只让陈老伯受累,也跟着去了家西边的山涧里。这山涧里到处是碎石,但大都被冻在土里。陈老伯便用脚去踹。踹不动的,就用石头去砸。

白龙见这些石头不是圆不溜秋,就是七楞八角的,便疑惑的道:“爹,这些石头缺角少楞的,又不平整,怎么用来垒墙?”

陈老伯道:“龙儿,你不知道,这是咱泰山的一大怪,‘石头蛋子垒墙墙不歪’。不管啥样的石头,都能垒成墙,而且还不用石灰,他也不倒。”陈老伯一边说,一边往筐里装石头,转眼功夫就装了半筐。

白龙走过来抢着要背,陈老伯道:“龙儿,你的腿还没长结实,不能干重活。”

白龙踢了踢伤腿,道:“爹,您看,我的腿没事了。”

陈老伯坚定的道:“没事也不行,万一再崴断了,那可不得了,你一辈子就完了。”陈老伯故意用话吓唬他。

陈老伯推开白龙,蹲下身子,将两臂伸进背篓的背带里。白龙只好用力往上提背篓,帮着陈老伯背起背篓来。

陈老伯弯着腰,背着背篓,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涧上攀。白龙也搬起块石头,扛在肩上,跟在陈老伯身后。

不多日,陈老伯父子二人就捡了一大堆的石头。陈老伯见捡来的石头差不多够用了,便与白龙一起垒墙。个把月的功夫,屋墙便垒起来了。他们父子二人又砍来松树做屋檩,一根一根地棚好。

白龙看着初见雏形的房子,为难的道:“爹,没有瓦,这房顶用什么盖?”

陈老伯道:“咱山里盖房子哪有用瓦的?要用瓦,需到山下去买,那要费多大的劲?花多少钱?”

白龙疑惑的道:“爹,盖房子不用瓦,那要用什么?”

陈老伯道:“常言道:靠山吃山。咱山里有的是比瓦还好用的东西。”

白龙仍不解的道:“那是什么?”

陈老伯道:“石头呀。”

白龙惊讶的道:“这石头圆不溜秋的,怎么能棚得住?又怎么挡得住雨?”

陈老伯笑道:“龙儿,不是用这样的石头,是用薄石头片子。山里盖房子都用他。你没见咱东边这屋也是用的石头片子吗?”

白龙扭头看了看东边的屋顶,点着头“嗯”了一声。

父子二人到断崖处,背来薄石头片子,一块块的盖在房顶上。

陈老伯站在房前的地上,望着盖好的房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觉得了了一个大心思。他这一高兴,又引起一阵的咳嗽。这两个月来,陈老伯一日不歇,天天忙碌,六十多岁的人了,哪里能承受得了?累得夜里经常哼哼、咳嗽。这一切,白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既感激,又心疼。

白龙见陈老伯咳嗽不止,赶忙过来为他拍背,深情的道:“爹,您辛苦了。”

陈老伯一边咳嗽,一边摇着手,道:“爹不苦,爹心里高兴……”

盖好了房子,也已经到了二月底,该进山采药了。陈老伯又忙着准备采药用的东西。白龙见了,也要跟着去。陈老伯怕白龙的伤腿吃不消,道:“进山路远,也不好走,你的腿受不了。”

白龙道:“爹,我都养了半年了,还能没长好?我不跟您学学采药的本领,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

陈老伯听了心想:说的也是。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再干几年?如不教他,将来他怎么生活?于是道:“也好,你跟我去当当帮手,也好认识认识这些草药,但千万不要逞强。”

白龙道:“我听爹的便是。”

第二天一早,陈老伯背上背篓,带了两人的干粮,和白龙沿着家东边的那条山路直往山上走去。白龙疑惑的道:“爹,您原来采药都走西边的山涧里,今日怎么却走这条路了?”

陈老伯边走边道:“今儿俺带你走这条上山的大路,是为了以后你在山里要是迷了路,好能找到家。”

白龙疑惑的道:“您这话怎么讲?”

陈老伯道:“这条山路,是泰山南坡上唯一的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大路,他从山下通到山顶,其他的山路都是人们日积月累地踩出来的小道。所以,这条山路与其他的不一样,尤其是在中天门以上,远远地就能看到他,像个云梯一样,直插云天。你在山里要是迷了路,或是找不到了家,只要找到这条大路,沿着他往下走,就能找到咱的家了。”

白龙将信将疑的道:“有这么明显?”

陈老伯道:“等一会你就知道了。”

父子二人又走了大半个时辰,陈老伯用手向前一指,道:“龙儿,你看,那就是山路的最高处。这条山路不管他怎么曲折弯转,但他始终是在泰山的南面,你只要记住了这些,就不会找不到家了。”

白龙顺着陈老伯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遥远处,果然有一条宽阔的山路,那山路陡峭得如一把天梯竖在山前,直插云霄;山路的顶端隐约可见矗立着一座高大巍峨的山门。白龙看了,觉得好似在哪儿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犹犹豫豫的道:“这山路怎么这么险峻啊?!”

陈老伯道:“可不?那是泰山最险峻之处,叫做十八盘。十八盘上面就是南天门,进了南天门就是天街……”

白龙听得说“南天门”,忽然想起来了:他去天宫看望桃花仙子时到过南天门,这个南天门是不是天宫的那个南天门哪?不等陈老伯讲完,就情不自禁的问到:“爹,南天门下有中天门吗?”

陈老伯道:“当然有了,先过了中天门,才能到达南天门呀……”

白龙听了,满脑子都在想以前的事,陈老伯又讲些什么,他一句也没能再听进去。白龙心想:怪不得我被大力神抛下天宫,会掉在这泰山的树林里,原来这泰山与天宫有这多的渊源啊。我就在这泰山里住下了,一是可以孝敬爹爹,报答他老人家的救命之恩;二是等待桃花仙子,只要她出了天门,就必定经过爹爹的家,我就能见到她。于是,下定了决心,要住在这泰山里,等待桃花仙子的到来。

白龙熟识了山中的道路,并认识了不少的草药。见陈老伯年纪已大,还有陈疾旧伤缠身;攀崖爬壁,又这么辛苦和危险,便不再让陈老伯去采药了,让他留在家里歇息,自己一人承担起采药、养家的担子来。

陈老伯虽然有些不放心,也于心不忍,但见白龙孝心可嘉,又想这个家以后毕竟只能靠他,便撒手让他去做。自己则在家里做做饭,收拾收拾家务。但这些活毕竟不多,忙完了还有不少空闲,他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愿歇着,便在家西边的涧坡上开了一片地,种了些蔬菜,以添补家用,也改善生活。每天虽然也是辛苦,但心里高兴、舒坦。

陈老伯见白龙每天采的药比以前自己采的还多,心里暗暗夸赞。又见他孝顺,高兴的整天合不拢嘴。

一日,陈老伯下山到城里卖完草药,买了两包点心,又买了一块大红包袱皮,找到王媒婆,先将这些东西送上,然后求她给白龙找个俊俏媳妇,并许诺事成之后另有答谢。王媒婆收下陈老伯的东西,喜得咧着大嘴笑,一口应承道:“陈大哥,你放心,你家孩子的亲事就包在俺身上了。”

一天上午,陈老伯正在房前晾晒草药,王媒婆从山路上走了过来,陈老伯见了,赶忙热情地招呼到:“他王婶,你来啦?快到屋里坐……”

王媒婆笑哈哈的道:“好,好。”说着,跟着陈老伯走进屋。

陈老伯赶忙搬了个木墩子让王媒婆坐,道:“他王婶,你坐。”

王媒婆一边扫视着屋里,一边随口应付道:“嗳,嗳。”王媒婆见屋里一件像样的东西也没有,又是摇头,又是撇嘴。勉强的在木墩子上坐下来。

陈老伯道:“他王婶,你坐着,俺给你烧水喝……”说着就要点火烧锅。

王媒婆赶忙摆手制止道:“陈大哥,你别忙了,俺不渴。俺说完了事就走。”

陈老伯不好意思地停住手,搬了个木墩子坐在屋门口。

王媒婆道:“陈大哥,你托俺的事,终于有了着落。你家下面三四里路,涧上有一姓刘的人家,他家有个闺女,今年刚好十六岁。前两天,他家托俺在山外给她找个婆家。你要是愿意,俺就给你们撮合撮合?”

陈老伯道:“她王婶,你说的是下边涧上刘柱兄弟的闺女?”

王媒婆道:“正是、正是。你认的?”

陈老伯道:“都在山里住了几十年了,还能不认识?他闺女长这么大了?长得咋样?”

王媒婆兴奋的道:“这闺女长得细柳高挑的,可俊了。不仅人长得俊,手还巧,缝缝绣绣,没有不会干的。性格也开朗,说话又嘴甜。别说咱这山里,就是在山外,十里八乡的也找不到这么一个好闺女。”

陈老伯心想:都说媒婆巧言会道,今儿算是见识了,他刘家能有多俊的闺女?但嘴上仍顺着王媒婆的话道:“他王婶,要是像你说的这样俊,你就给上上心,撮合撮合。”

王媒婆忽然面有为难之色的道:“俺上上心那是应该的,可就是这闺女的爹娘一心想把闺女嫁到山外去,不想再让闺女在山里吃苦受穷了。”

陈老伯以为是王媒婆在卖关子,道:“他王婶,你不用担心,等你把媒保成了,俺少不了你的好处。”

王媒婆道:“陈大哥,看你说的?俺不是这意思。刘家确实是想把闺女嫁到山外去。”

陈老伯听了犹豫的道:“照这样说,这桩亲还不好成了?”

媒婆又转了口气,道:“陈大哥,你也别太担心。俗话说得好: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这事还要看两个孩子的缘分,只要他们命里有缘分,就能成。”

陈老伯奉承道:“缘分这东西有谁能知道?还不是全靠你王婶了?”

王媒婆自豪的道:“陈大哥,这话你是说对了。说媒这事,能是人就能干得了的?”

陈老伯赶忙又奉承道:“那是,那是。说媒哪是件容易事?不知要跑多少腿,受多少累,还要费多少口舌。你放心,他王婶,俺不会让你白辛苦的,事成之后,俺让孩子背个大篮子头,装六色礼谢你。”

王媒婆不真不假的道:“陈大哥,要是刘家这么好的闺女给你当了儿媳妇,光用篮子头谢俺可不行,你得给俺买件大红棉袄。”

陈老伯赶忙点着头,道:“那是,那是。他王婶,你放心,刘家的闺女要是像你说的那样好,俺哪能光给你买件红棉袄?俺要给你买一身。”

王媒婆听了高兴的道:“好,好,好。陈大哥,俺就等着你给送了。”

王媒婆来到刘柱大叔家,向刘大叔他们老两口提亲,道:“刘大哥、刘大嫂,你们不知道,陈家那孩子,长的是一表人才,既勤快,又孝顺,还识字,有文化。俺说了这么多的媒,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孩子,他们两个真是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啊。真是你刘大哥家的福气,闺女的福分。”

刘大叔老两口知道媒婆的话没谱,哪里敢相信?刘大婶道:“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好?”

王媒婆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道:“那可不?俺能骗你?上门提亲的都快挤破了陈家的门,那陈大哥因为不了解女方家的底细,都没有答应下来。刘大嫂,你可得早定下来,要是晚了,这样好的孩子就叫人家给抢跑了。”

刘大婶仍然犹犹豫豫。

刘大叔疑惑的道:“那陈老头不是一个人吗?哪来的儿子?”

王媒婆道:“刘大哥,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这是那陈大哥的福气。去年秋天,这孩子在山里崴了腿,是这陈大哥把他救到家里的,给他养好了伤。这孩子还真仁义,为了报答陈大哥,就认陈大哥做了爹。陈大哥行了这好,也算是得了好报。”

刘大婶犹犹豫豫,疑疑惑惑的道:“这孩子能在这里待得住?”

王媒婆信誓旦旦的道:“待得住,待得住。这孩子是天下少有的仁义人,说是要为陈大哥养老送终呢。这样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上哪里找去?要是娶了咱家的闺女,能不对咱闺女好?你们当老人的多放心?是不是?”

常言道,闺女是娘的心头肉。当娘的就怕女儿嫁的人家对她不好,在婆家受气,那样就成了当娘的一辈子的心病。王媒婆的话直说到了刘大婶的心坎上,她频频地点着头,道:“那倒是,那倒是。”转而又问到:“这孩子的腿咋样了?留没留下残疾?”

王媒婆道:“看你说的?要是有残疾,俺能给咱提这门亲?你放心,这孩子的腿本身就没啥大事,又经陈大哥的跌打膏药一贴,那腿好得不能再好了,现在整天地去采药,一点事儿都没有。不然,咱家这么好的闺女俺能舍得?那不是丧了良心?”

刘大叔又犹犹豫豫的道:“他王婶,这孩子到底啥底细?你摸得清吗?”

王媒婆大包大揽的道:“看大哥说的?俺摸不清底细,能说给咱家闺女?那不是害了咱闺女吗?俺能做那事?俺给你说吧,这孩子祖籍西方,小时候家境还富裕,要不咋能上得起学堂?后来家境败落了,他就来到这泰山里,不想崴了腿。”王媒婆把自己知道的与不知道的,都添油加醋地说给刘大叔老两口听。老两口听了仍是难以完全打消顾虑。

刘大婶担忧的道:“一个流浪的孩子能靠得住?”

王媒婆打着保票的道:“靠得住,靠得住。就从他报答陈大哥的这事看,这孩子就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再说,就是将来陈大哥老了,他带着闺女离开这回了他老家,岂不是更如了你们老两口的心愿?不再让闺女在这山里受苦受穷了?”王媒婆鼓动如簧之舌,反正的都能讲出他的好处来。

刘大婶仍然犹犹豫豫的道:“这事俺心里还是直有点担心,万一哪一天他拔腿跑了,撇下了闺女不管咋办?你说是不是?他爹。”刘大婶拿不定注意,想让刘大叔做主。

刘大叔疑疑迟迟,没有说话。

王媒婆见刘大叔他们老两口犹豫不决,又道:“你们要这般犹豫,好事也让你们晾黄了。”

-->> 刘大婶迟疑的道:“不,不是,他王婶……”

王媒婆道:“俺也理解你们,要不这样,俺把他带来,让你们先相一相?”

刘大婶道:“相一相孩子倒是应该……”转而又道:“他王婶,怎能把男孩子领家里来?要不成,不招人笑话?”

王媒婆笑道:“好、好。要不,俺带你们去陈大哥家?这样总成了吧?”

刘大婶沉思片刻,问刘大叔道:“他爹,你说呢?”

刘大叔闷了好一会,终于开了口,道:“也好,他王婶的一番好心,咱就去看看,成不成再说。”

刘大叔的女儿香草正在西间屋做针线活,她听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香草正值豆蔻年华,听了王媒婆的一席话,芳心萌动,想着能嫁给这么一个既英俊,有情有义,又有文化的男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王媒婆从刘家出来,匆匆忙忙地来到陈老伯家,见了陈老伯,高兴的道:“陈大哥,恭喜你了。”

陈老伯惊喜的道:“他王婶,刘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