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高原试点(2 / 2)

这种情况下,宗教领域相当于失去了自主性。

好处倒也不是没有。

在剥夺了宗教人士插手一切世俗事物权利的同时,官府也承担了和尚道士的生活,按月发钱。

同时,各寺庙道馆,也会按照规模和影响力,每个季度拨款。

这些政策执行下来,各寺庙道馆相当于失去了大半的收入。

比如和尚最爱的放贷,肯定是干不了了。

而香火钱,也因为新汉的教育普及,越来越少了。

现在新汉境内的寺庙,基本上都要靠官府发月前过日子,庙里观里想修个房子给神像刷刷漆,也要靠官府的拨款。

这种做法增加了官府的开支,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宗教正规化,而且属于官府下辖,对地方稳定有相当正面的影响。

甚至,以后新和尚道士度牒的发放,也是官服说了算的。

不管是哪个大师的弟子,考试考不过,度牒也是拿不到的。

可想要考过,对佛法道法那要真有一定水平才行,提高了门槛,也能保障宗教界少些滥竽充数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就是出题的人是佛道两家的高人,但是卷子上的题用哪些是官府决定的。

靠什么样的题,由官服决定。

那就意味着,官府对宗教人士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至于为什么要因为这些宗教大费周章,自然也是必要的。

即便在几百年后,科技发达的时代,宗教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心灵世界的填补,对社会稳定性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

而古代宗教的祸害,只要还是对宗教的管理不严格。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利器,用不好了伤己。

这些面对宗教人士的制度,在新汉已经实行过了,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现在,同样的政策摆在了高原佛教面前,他们也需要做出抉择。

不同的地方是,中原的佛道,见识过中原王朝的强力,不管合适,即便是用些血腥手段,佛道人士都是没什么还手之力的。

他们既不能,也不敢。

一旦真有个造反的姿态,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高原这里的佛教,毕竟还没领会过封建铁拳,高原也没有官僚机构千百年治理的成熟体系。

不过,高原这些佛教的人,也是知道刀剑锋利的。

新汉人摆明了没有回转余地,绝大部分人,总是想要活的。

毕竟新汉人的条件,让人难以接受,但总是留了条路的。

而且从官府拿钱,也从官府那来了层保障,免得一有什么变动,这些被当做肥羊的寺庙道观就要被掠夺一番。

在一个月的僵持下,古格境内的各寺庙还是下了决定,同意新汉开出的条件,切割与世俗事物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