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宾求救】(2 / 2)

刘领导一算,自己都忍不住心动。

他现在年薪才千把块呢。

更何况科学院如今穷得许多项目经费都被砍掉,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半花。

上面老早之前就有裁员的意思,但他一直拖着舍不得裁人,都是一帮肯吃苦、肯花心思搞科研还要养家糊口的人,他实在不忍心。

而且从收入来看,好多造导弹科研工作者的工资甚至都不如卖茶叶蛋的,手搓飞机的收入不如手拿理发机的。

说起来真是心酸。

如今彭万华提这一茬子,不仅解决了老科研工作者的收入问题,还把人才暂时留住了,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嗯,搞技术的人这事包在我身上,不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你恐怕得去学校那边问问。还有,你需要多少人,哪些研究方向的?”

刘领导拍拍胸口,表示科研教学的老师可以包在他身上。

这年头很流行去外学术交流,不仅个人有诉求,上面也鼓励国内学者去发达地区开学习交流阔视野,像倪洸南就是去加拿大交流两年后回来的。

只要能自筹解决资金问题,基本问题不大。

“需要的不少,最多的还是理工科的,比如电子、通信、机械、自动化、建筑、能源、材料、纺织、食品等等,第一批先要个三十人左右吧。”

理工科是实用科学,也是能较快出成果的。

彭万华希望先把理工科做起来,逐渐拓展到集文学、医学、法学、哲学、金融、管理、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不过后面那些都还早,现在刚起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所以先把理工科做好,再徐徐图之。

“嚯,要的这么多?而且这跨的领域可够大的。”

刘领导有些震惊,没想到对方需要这么多人,这每年的成本不低啊。

彭万华,“没事,他能负担得起,放心吧。”

这点钱,怎么可能负担不起?

刘领导点头应了,这事要是能做成,对其他人,对科学院,甚至对他自己都是一桩好事。

他估计自己不仅声名赫赫,甚至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不说京城科学院一把手、二把手,起码计算机研究所一把手、二把手,踮起脚是可以够一够的。

再次看了一眼彭万华,他发现这个学生能耐真的不小。

从之前对方拉自己做汉卡的时候,再到后来联合成立、光刻机实验室,他发现了对方不仅扎扎实实做科研,还懂得商业变现。

最重要的是他做事稳重,心怀一颗技术报国之心,真的是难能可贵。

去年华光公司没有分红,但给刘领导发了一笔顾问费,比他十年工资都多。

想到这,刘领导忍不住心怀爱才招揽之心,问道:“我记得你明年就毕业了吧?”

彭万华一愣,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是的。”

“怎么样,自己有没有什么心仪的单位,要不要来科学院?”刘领导直言邀请道。

彭万华顿时明白了,说实话,他还真没想清楚毕业后去哪个单位,又或者直接投身商海。

上辈子,他毕业后都是学校直接分配的。

也根本没有人征取他的意见。

纯粹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但他后来知道,即便是分配,不同高校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

好高校的好学生,或者有门路的人,是可以提前打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