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175章 肉干(2 / 2)

肉松作坊早已是里头全炒,外头煮肉的流程,十口锅二十个人歇人不歇锅的,一天从上工开始就不间断的炒制着肉松,一口锅每天最少都能炒制出十二包的肉松,十口锅也就是一百二十包。

要炒这么些肉松,也就意味着每天都至少需要一千五百斤的猪瘦肉。

如今大风集加上洛水城里,由丁福光帮忙联系定好的屠夫就已经有十个了,不然,还真供不上。

但接下来,还得再联系几个屠夫才行。

因为石榴打算做肉干,咸鸭蛋和松花皮蛋都得等一段时间,现下特产店先开张,总不能光卖肉松和咸蛋黄这两样。

牛肉干就不用想了,猪肉干也蛮有风味的。

石榴看了一圈,打算将三婶黄氏和李荣槐的媳妇刘氏负责的这口锅先征用起来往后就专做肉干,刘氏正炒着肉松呢,她先带了三婶到一边长桌上切肉。

将猪肉顺着纹理切成手指头一样粗细的长条,顺纹切出的肉才不会散掉。

把切好的肉条放入水中清洗几遍后将水分给沥干。

放入盆中,盆中加入大葱大姜,黄酒,盐,以及用八角花椒桂皮等磨出来的香料粉,接着加入酱油,调料和肉条搅拌均匀以后,任其腌制两个时辰。

晌午饭罢,石榴立马就往作坊来,一大盆的肉条也腌制好了。

锅里烧水,放上蒸笆,将腌制锅的肉条水开后放入蒸笆中,蒸上一刻钟多点的功夫,也就是二十分钟,蒸这一道便是将肉里面的水分完全给控出。

接着就起锅烧油,油至五成热左右,把蒸过的肉条放入油中,翻炒一番,再放入辣椒面和芝麻微微轻炒一下,然后就可以起锅了。

炒过的肉条便端至隔壁的小屋去,这间原是肉松打包的地方,请六叔公父子来砌完外头的土灶之后,石榴便接着请他们在这屋里靠两面墙一面盘了个火炕。

他们这是南方,家家户户一般都不睡火炕的,但石榴画了图纸,也好在六叔公年轻时去别处做工,见过药材就是用这般炕床烘干的,稍微一琢磨,也将这两个火炕给盘出来了。

至于肉松打包,就归到晾凉肉松那间屋子一起去了,也更方便些。

当下石榴教黄氏两人将火炕给烧起来,热度起来之后,将炒过的肉条,一条条的紧挨着先铺到火炕上铺着的竹席上进行烘干。

肉条要完全烘干,差不多需要两个半时辰左右,中途要注意给肉条都翻一个面。

这是个细致活,火炕烘着肉条的时候,这里都离不得人,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总之要时刻注意着的。

第一次做,石榴自是全程带着黄氏和刘氏二人的。

等一个火炕上的先烘着,她让黄氏先看着,又带了刘氏接着去蒸炒下剩的肉条,一共分了两次,才将腌制过的肉条都炒出来,另一口火炕也烧上了,将肉条都铺上去。

这一烘,就是作坊下工,三人都还守着呢。

借这机会,石榴也少不得跟黄氏刘氏说,让他们往后先负责做这肉干,刚刚每一道工序咋做的,他们都看着的,往后少不得像今儿这样按时下不了工的,总要一批肉干烘好才能收拾着下工,所以,往后他们每月的工钱都会多一百个钱。

黄氏和刘氏听了,自是高兴,连声保证一定好好做。

这一守就是屋里都点上了灯,都吃过宋氏送来的晚饭,这批肉干总算是烘好了,三人小心的将一条条肉干都捡起来放到干净的簸箕里,然后再用油纸给包好以便储存。

检查火都熄灭了,这才关好作坊,各自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