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论黄飞鸿(2 / 2)

说完后,吴宇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截止到1994年底,最近的一部黄飞鸿应该是徐可导演的《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主演是赵闻卓。据我所知最早的一部,应该是1949年港岛导演胡鹏拍摄的《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和《黄飞鸿传下集之火烧霸王庄》,上下集并算作一部。

这期间,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多达百部以上,应当说黄飞鸿就是华夏电影史,哦不对,应该说是世界电影史上之最!”

只听到这里,贾磊磊就提了下神,看来这个小吴还真有点东西,一般人可了解不到这些。

其他人也都来了些兴趣,眉头舒展开来,看看接下来他还能讲出些什么门道。

随后吴宇辰继续说道:

“就我个人理解,我把电影中的黄飞鸿分为三代。

第一代黄飞鸿的形象——传统英雄。

这第一代黄飞鸿的塑造者,主要是导演胡鹏和演员关德兴老爷子,从1949年到60年代,他们联手创造了59部黄飞鸿电影,可以说塑造了当时黄飞鸿的辉煌。本就身怀武艺的关德兴老爷子也被称为黄飞鸿在世。

这一阶段电影中黄飞鸿的形象也是正剧的传统英雄形象,打抱不平、抑恶扬善,讲究礼、义、忍、恕、和的传统儒家道德精神,特别符合当时港岛动荡年间祈求稳定、保持平安的民风,因此被称为“古典主义”英雄。”

随后吴宇辰举起右手,竖起两根手指:

“第二代黄飞鸿——谐趣英雄。

60年代中期以后,港岛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民生也基本安稳,市民对电影的趣味性有了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了以袁禾平和程龙为代表的谐趣功夫片,比如《醉拳》一和二。

这个时期的黄飞鸿开始漠视封建制度、挑战传统,不再一味忍让和宽恕,而且身上有了更多幽默色彩,甚至连装束都开始变得更加现代化,多以一副喜剧面孔出现,因此我称之为谐趣英雄。”

吴宇辰说完后停顿了一下,见到周围在座的要么在凝神细听,要么露出笑容,便知道自己应该算过关了。

他微微一笑,然后稍微侧身,口中道:

“第三代黄飞鸿,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最熟悉的形象,家国大义、仁者无敌!

代表形象应该不用我多介绍,就是李联杰。

自80年代以来,两岸三地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港岛即将回归倒计时的背景下,黄飞鸿的电影在传统道德主题之上,又加入了抵御外敌侵略、反抗列强凌辱的文化主题,将一个华夏的侠义形象进一步拔高,有了更多文化和精神内涵,给社会也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和思考。

李联杰的黄飞鸿具有典型的后现代兼容主义文化特征:集武打、言情、喜剧多种类型于一身,融威武强劲与诙谐娱乐于一体,同时他身上的宗师气度也远远超过第二代,自强不息,兼容并举,心怀天下,从而开创了黄飞鸿电影的新天地!

虽然三代黄飞鸿形象有所不同和蜕变,但都从中反映出了当时港岛社会的民风和市民心态,黄飞鸿也始终都秉承着侠义精神,寄托了民众对正义的期待和追求。

可以说,黄飞鸿已经成为了华夏武侠电影绕不开的一个经典大侠形象!”

吴宇辰说完后,就闭上了嘴,只听整个厅堂都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