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196章 习惯而已(2 / 2)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比如西瓜地,如果去年这块地种的西瓜,那么但凡有点经验的农民就会知道,这块地在今年和明年这两年的时间内,都不能再种西瓜。

如果不懂或不了解这块地的人真的就种了西瓜,那今年种这块地的人,绝对会鸡毛收获没有,满西瓜地的瓜秧子不仅又黄又稀,仅有的几个西瓜也会长得奇形怪状,不但不甜,还非常小。

当然,这只是种地学问的其中一种,虽然广大农民解释不出这是什么道理,但他们的做法,绝对一点毛病没有!

看着王安不说话就知道吃,刘桂兰不满的说道:“小安,你咋不说话?昨天你还没少叭叭呢,今天这是咋了?这地打粮了你不吃是怎么地?”

刘桂兰说完,全家人的眼光全部看向王安,似乎都在期待,王安能说出什么更好的见解。

正在往嘴里扒拉饭的王安闻言顿时一愣,缓缓的放下碗筷,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感觉,你们说的都对!”说完继续扒拉饭。

只是王安吃了一口菜后,发现全家人看自己的眼神儿好像都在冒火,王安有点不明所以,却是再次放下了碗筷,扫视一圈后终于发现,自己似乎成了家里的话事人,不说点啥,这饭肯定是不能继续吃下去。

于是乎王安想了想又说道:“那什么,我就一个要求,咱家一粒玉米和高粱都不种,能种水稻麦子的地,全种水稻麦子,剩下的,全种黄豆,对了,种半亩地黍子,我馋粘豆包了。”

“粘豆包粘豆包,我看你像粘豆包。”刘桂兰瞪了王安一眼,不满的说道。

不过王安夹了一口菜还没放进嘴里,就听刘桂兰对王大柱说道:“当家的,你看在哪块地种黍子打粮”

王大柱毫不犹豫的说道:“西南洼那块地就行,种四根垄就吃不了的吃”

“嗯呢,我也觉得那块地挺好的。”刘桂兰附和道。

饭后,王安拿出3500块钱放在炕上,并对刘桂兰和木雪晴说道:“这是青羊皮的钱,你们收起来吧。”

然后王安转身又对王大柱笑着说道:“爹,那些烟,够你抽一段时间的不?”

“那你咋还买那老些?你咋不把供销社的烟都给你爹搬回来呢?”刘桂兰对王安一次性给王大柱买了20条烟明显有点不满,瞪了王安一眼然后说道。

不过王大柱这次没怂,可能是天天喝人参鹿鞭酒的缘故,让他有了底气跟刘桂兰拉硬,虽然语气较软,但终究是替王安说话了:“你看你,都是孩子的孝心,你说他干啥?”

刘桂兰白了王大柱一眼,小声嘀咕道:“看你个德行吧。”

刘桂兰边说话,边收起了半沓子大团结,也就是500块钱,然后将3沓子大团结推向木雪晴,并说道:“我留500就行了,这些你们自己收起来。”

木雪晴立刻将眼神儿看向王安,看王安轻轻的点了点头,这才轻声对刘桂兰说道:“那我就收起来了娘,用钱你跟我说。”木雪晴说完话,便将钱收了起来。

现在全家人对于王安往家里拿钱,虽然都很高兴,但都已经感觉平常了。

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习惯了,那就会啥事儿都不当回事儿了。

而王大柱没挨骂,立刻就变得嘚瑟起来,用眼神看着王安,似乎在说:看着没,你爹站起来了!

感谢“诺言,为你而许”打赏,感谢感谢

求追读,票票靠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