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发现时德厚(1 / 2)

往日皇后有事,只有林兰亭在皇城,都会安排他和夏女官一起,他想起来,今日早朝不曾看到林兰亭。

刚去大理寺监狱,亦是夏女官独自一人,再想到太子是林兰亭陪着萧之安去大魏找回来的。

先前私下与宗正喝酒时,宗正曾透露,林兰亭上次回凤昭,是专门为确认一些关于太子的事,好早些将人找回来。

但从皇后今日表现看,她并不想太子回来……

或许,皇后和林兰亭这对姐弟在太子一事上出了嫌隙,准确说,应是皇后已经不信支持太子的林兰亭了。

先帝在位时,凤昭大部分兵权主要落在镇北侯府,忠勇侯府,林府三家。

林家出事后,先帝收回了林家兵权,并在临终前,当着他和忠勇侯的面,对先皇耳提面命,让先皇倚重两府,也让他和忠勇侯立誓,誓死护卫萧家江山。

(解释:为了方便大家看文,先帝指萧之安的爷爷,先皇指萧之安的父亲,若有不当,请不必考究,只是为了方便区分而已。)

到后来,忠勇侯府绝后,兵权归还朝廷,转手便由皇后交由了林兰亭,他镇北侯府由梁永安承爵。

梁永安承爵后亲近皇后,而林兰亭是皇后亲弟,等于这两方兵权都掌握在皇后手中。

若皇后认定林兰亭与她离了心,定会设法压制林兰亭,同样掌着兵权的镇北侯府便是最好的选择。

她要利用镇北侯府的兵权,与林兰亭抗衡,甚至除去林兰亭。

林兰亭虽得皇后扶持,却也是年少成名,是个极有谋略的悍将,梁永安不是林兰亭的对手,他那个外室子,成日眠花宿柳,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皇后看中了同样年少成名的福苏,她要福苏成为镇北侯世子,将来接手镇北侯府。

梁永安被鬼迷了头,外室子就是他的心尖肉,皇后要夺他心尖肉的世子之位,他怎还会受她指使,去诬陷太子妃?

而皇后既有了这个决定,也绝不会因梁永安的配合就轻易改变主意。

那么,真正让梁永安诬陷太子妃的原因是什么?

老侯爷眉头深锁地一路到了老夫人的房间。

老夫人已经醒来,正靠在床头,见他这副模样,忙问道,“又出了何事?”

老侯爷看了眼老夫人眼里的担忧,恐她乱想,便将狱中见梁永安的事,悉数告知了。

夫妻几十年,他在外征战时,她便稳定家中,老妻是他的枕边人,也是和他共同维护梁家的战友。

他很是信任她。

老夫人听完,沉眸沉思良久,“我认同你的猜测,但若这是真的,皇后对付自己的亲弟,都这般用尽手段。

那么,为了掌控忠勇侯府和镇北侯府的兵权,她是不是也做过许多事?

人的性子是天生的,有些人生来就喜欢各种筹谋算计,那么,我们来假设一下,她当年为了镇北侯府的兵权,一早就看中了我们几个儿子中,最没头脑的梁永安。

为了扶他上位,是否又助他害过别的兄弟?是否这就是她拿捏梁永安的把柄?

珠珠被害,那个引着珠珠去月嫔殿中的宫女,是否是她的安排?

我们再想想,月嫔昨日突然担下一切罪责,又是忌惮什么,我不信她那样的人会真的是因为爱梁永安,而独自承担一切。

再往前了推,月嫔勾搭梁永安是否也有皇后的手笔?

还是你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的事,先帝忌惮林家,却为何又要让林家女做了太子妃?

还有忠勇侯府世子的死,与她有没有关系,老汉,我真希望不是我想多了,我也有些不敢往深了想。”

老侯爷听她这顿分析,也陷入了沉默,片刻后,道,“山海关那一战,老五是先锋突击。

当时我们爷俩商定这个计划时,没有外人,除了受伤昏迷在我帐中养伤的梁永安。”

那个时候,他的长子,次子,四子都已牺牲,身边只剩梁永安这个老二和老五。

失去孩子的父母,会格外地怜惜剩下的孩子,加之那时候梁永安受伤昏迷,他从不曾疑过他。

如今再跳出父子亲情去看,老五做先锋军伏击敌军的作战计划极有可能是被梁永安泄露,导致老五伏击不成,反被敌军伏击而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夫人怎么会想不到,可能是梁永安出卖了自己的弟弟。

她红肿的眼睛,再度赤红,“对不起,从前是我太护着他。”

对老侯爷道歉,也是在对自己的小儿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