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震撼!望远镜!(2 / 2)

朱檀哼了一声。

朱檀皱眉道:“运粮的事情我倒是想好办法解决了,只是心里有些不痛快!老头子太喜欢占便宜了,每次都要想办法找补回来,真是头疼!”

一一一.二五三.二四九.七四

“嚯!舅舅,25万两银子在您口中都成区区了?要不然您帮外甥解决一下?”

要朱檀带着50万石粮食去北平!

最关键的是,圣旨除了给朱檀派了任务,根本就没提银子的事。

可郭英不行!

他是开国二十八侯之一,这些年南征北战,也是大明军方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就是你不痛快的原因?

郭英听的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

本王也看过不少元庭海运的记录了,平均下来一年运粮330万石,损失不过15万石!这样的损耗可比在路上和漕运成本低多了。

事实上,闽商已经跑来跟朱檀谈合作了。

郭英看了看手中的东西。

只是这海运风险可是不小,若是风浪大了或者倭寇袭扰,到时候损失了粮草是小,耽误了陛下的大事,可就不太好了!”

朝廷就当这个人给朱檀了。

臭小子,又欺君!

生怕朱檀再胡说八道些什么,郭英急忙问道:“这圣旨里写的是什么?咱们不是要北上去北平,准备北伐吗?这件事我知道。”

毕竟,如今朱檀在鲁王藩地推行的工业化是离不开钢铁的。

朱檀笑道:“自然是海运!用船运过去又省银子,又省力!只是慢了些。”

赵全那种官虽然级别也不算低,是三品,但脱离开朝廷,只领朱檀的银子,也没什么关系。

欺君!又是欺君!

哪有这么对圣旨的!

说着,随手将手中的圣旨丢给了郭英,郭英被吓了一跳,手忙脚乱之下方才接住。

郭英闻言干笑一声,摇了摇头。

只是笑道:“赵全如今可是不领朝廷俸禄的,他的俸禄都是我给他发呢!舅舅若是也不领朝廷俸禄,侄儿一年给你三千两!”

“让咱们带50万石粮食?5000人的大军走到北平就算需要一个月时间,5000石也足够了!陛下怎么能让运这么多粮?”

而制作罐头的马口铁,也离不开炼钢厂的支持

好在,这一切问题目前都解决的差不多了。

郭英有些无语的看着朱檀。

郭英皱眉道:“海运在前朝倒是很盛行,那个时候北平是元庭的大都,每年都需要运很多粮食,听说那时候大部分粮食都是依赖海运的。

郭英闻言一惊!

“望远镜?你的意思是,这东西可以看远方?”

到时候不管是躲避敌军的埋伏,还是追击他们,都简单多了!”

能够卖这些东西,可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还代表了他们的实力和地位,在未来对海外贸易上,掌握着这些稀罕的东西,也十分有利于他们做成其他生意。

朱檀笑道:“鲁王卫应该会很欢迎剿灭倭寇的机会吧?本王只是担心,去年将山东沿海的倭寇打的太狠,他们现在可能已经不在这边活动了。

但现在老朱直接将这个数字放大了100倍。

反而是浙江,福建乃至于广东的倭寇又多了不少。”

郭英点点头,道:“那咱们就走海运?”

“这东西现在还没办法量产,我手里有一件,还有一件就是舅舅手里这个了。”

朱檀奇怪的看了看郭英,道:“不是咱们,是舅舅你带着鲁王卫护送粮草走海运,我还是要坐马车的啊!

手里的东西似乎不需要教,郭英一下子便学会了。

怎么什么老实人遇到银子都会变得不老实啊,虽然郭英一年的俸禄只有1500石,但这些年老朱可是没少赏赐给他田产!

而元朝的时候,光是冶户就有五千多户,朝廷专门设立了一个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四品官,来管理莱芜冶铁。

郭英:.

朱檀笑了笑,一转身从桌上取出了一件物事,递给了郭英。

通过望远镜,原本肉眼难以分辨的细节变得清晰可见。他看到一名太监正缓步走过庭院,手中拿着一本看似珍贵的书卷。即使距离遥远,郭英也能看清书卷封面上的细密金丝纹理,甚至能辨识出太监脸上掠过的一抹犹豫和好奇。

即便是到了现代,山东也被誉为中国唯一的“战备省”,拥有全球唯一的全门类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

无论大米,小米还是豆类,差不多都是这个消耗量。

“老头子这不就是吃大户吗?处处占本王的便宜!让本王去打仗,本王的兵要自带粮草还不算,竟然还要给老头子的兵带粮草!”

郭英每年凭着这些赏赐和俸禄过得舒舒服服,便是在大明的勋贵当中都算是有钱的了。

说到钢铁,山东铁矿也是遍地开花。

朱檀冷笑一声。

再次移动望远镜,他将视线投向了正在操练的侍卫队伍。侍卫们铠甲上复杂的花纹和徽记,在望远镜下展现得无比精细,甚至连铠甲上微小的划痕和战斗留下的痕迹都清晰可见,这让郭英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和真实感!

看了看圣旨,郭英也忍不住苦笑一声。

郭英问道:“怎么运过去?”

郭英有些发愁道:“50万石粮食对你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吧?不过是区区25万两银子的事。只是这路途上的消耗就有些太大了,无论是用人力还是牲口运过去,这成本只怕就要10万两银子了!更何况这么多的粮食运到北平!这期间,5000人的大军沿途护送,只怕行军速度会被严重拖慢,并且大军也会更加困乏,到时候可是不利于北伐啊!”

完善产业背后就是丰富到了极点的物产了。

甚至愿意跟朱檀倒着九一分成!

“海运哪里有那么大风险?这都是那些漕运的人,还有走陆运运粮的商行散布出来的消息吧?

再加上,朱檀还想鲁王卫吃的奢侈一点。

郭英忍不住一愣。

郭英听到朱檀的话,顿时干咳一声,道:“解决什么!你家大业大的,本来也不差这几十万两银子!这天底下,怕是除了皇上,谁都没你有钱!”

郭英拿起望远镜。

唐宋时期,莱芜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莱芜冶铁事宜,每年采冶人数多达数千。

若是不领老朱的俸禄,转而领外甥的,这性质可就严重了!

“你的银子我还是不领了,虽然这样生活会困难点,但谁让舅舅安贫乐道呢.”

水果罐头、肉罐头、青菜罐头,朱檀都安排工坊制作了不少。

唯一让朱檀有些担心的是,万户那边的火器,到底还能不能出来了?

这都过去多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