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拍卖盛况,老朱又敲诈了!(1 / 2)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也有些发懵。

这才多长时间,老朱都学会炒作了?

眼看着朱标和朱檀都在看着自己。

朱元璋忽然得意一笑。

“你们别觉得咱当皇帝就不懂这些做生意的弯弯绕!咱若是当年不造反而是去做买卖,哪有晋商坐大的份!”

说着。

朱元璋对朱檀道:“老十!你知道咱为什么这么支持你这次玻璃拍卖会吗?”

朱檀小心翼翼道:“父皇是想把这次拍卖得的银子多分点?”

朱元璋闻言,脸顿时一黑。

事实上。

老朱跟朱檀确实有过约定。

这一次玻璃拍卖会赚到的银子,双方对半分!

老朱不知道炼制玻璃的成本,看朱檀出人又出力的,还出了玻璃,跟自己对半分,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他却不知道。

朱檀付出的这些,其实跟没有成本也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哼道:“在你心里,咱就那么看重这点银子?”

朱檀点头道:“是的!不然父皇为何一定要跟儿臣对半分!儿臣出的明明更多.起码应该分七成!”

朱元璋眼睛一瞪,道:“咱都亲自过来了,光是出来一次,还不够这拍卖会的两成?你也太不把皇帝当回事了!”

朱檀叹了口气。

又不是我主动请你的!

明明是锦衣卫向你报告后,你感兴趣才硬要凑过来的!

朱元璋说着。

又看了看身边的朱标。

道:“何况,还有你大哥跟着呢!现在的皇帝跟未来的皇帝都在这里,咱还觉得自己亏了!

这样,你再让一成出来,给你大哥!”

朱标闻言,苦笑一声,道:“父皇.就没这个必要了吧?”

朱檀也愣住了。

这也太无耻了!

他忍不住吐槽道:“您怎么不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还来了呢?堂堂震慑朝野的锦衣卫大统领,是不是也值钱?”

朱元璋眼睛一亮,道:“对!他算个半成吧!”

朱檀:.

他忍不住道:“父皇!差不多得了!”

朱元璋摇摇头。

“你小子!守财奴!”

朱檀满脸无奈。

也不知道谁是守财奴!

我赚什么钱你都要分一杯羹,回头还要抱怨我太小气!

好在,给老朱的钱都不算白给。

一方面。

他自己要太多钱也没有用,现在他手中掌握的财富,已经多达两三千万两银子,这些钱已经开始没地方花了

现在正在疯狂扩张纺织工厂和冶铁工厂。

同时,朱檀也在青州等地研究造船的事情。

这时候大明的造船中心是,应天。

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浙江、福建等地。

但朱檀肯定不会选择在那些地方造船。

毕竟,自己控制的地盘在山东,肯定还是首选在山东建造船坞。

当然,朱檀手里的银子并不是现银。

大明现在还是比较缺银子的。

虽然各地的银矿已经在拼命开采了。

但随着鲁王藩全面施行金银和宝钞并行交易,对银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银价已经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上涨。

当然。

这一点也在朱檀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

不管是去将东瀛的石见银山“搬”回来,还是开启造船计划请马和带队去美洲把南美的银子带回来,都是解决方案!

当然,在有了这些银子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发行全新的大明宝钞。

不过。

对于发行全新的大明宝钞。

朱檀心中还是有顾虑的。

首先。

老朱不一定同意发行宝钞。

毕竟,他认为如今的大明宝钞就够能,能用,而且好用!

随着朱檀给大明财政输血不少,大明宝钞的币值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之前已经跌到了4.5贯兑1两银子的价格。

现在又回升到了四贯钱对一两银子。

老朱如今甚至打算重新开启营建中都凤阳的计划

同时。

对九边的工事修建暂停,转而开启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虽然投入同样巨大,但肯定要比军事投入收益高的。

未来大明的可耕地还将会进一步上升.

其次。

就算发行全新的大明宝钞,但朱檀也知道,老朱不是个省油的灯。

即便是给自己的鲁王藩那么大的权力,但暗地里,不知道塞了多少锦衣卫的探子进藩地!

朱檀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除了火器工坊藏了一手的那些先进武器。

朱檀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老朱。

老朱可以看不懂,但必须看得到。

这就是朱元璋的霸道和控制力。

所以。

若想踢开朝廷,单独发行大明宝钞,难度确实大的吓人。

或许

老朱在世一天,这件事都不可能成功.

毕竟。

老朱作为皇帝,除了重视武力,就是重视钱了

让他交出印钱的权力,实在是有些无法想象。

但如果皇权还能干预印钞权,那么,未来新发行的大明宝钞就跟如今的大明宝钞没有任何区别了。

最终依然是废纸一张!

朱檀越想越是头疼。

算了。

反正老爹还有十几年就寿终正寝了.

自己急什么!

另一方面。

虽然朱檀经常会被老朱敲诈银子,但这些钱最终会被老朱以特权的形式再返还给朱檀。

一般情况下,给的钱越多,老朱返还的权力也越多!

譬如最开始的一千万银子,朱檀拿到了可以随意出入藩地以及长芦盐场的特权。

而接下长芦盐场给朝廷输送了几百万两银子。

朱檀又拿到了在藩地内进行改革的特权.

再然后,朱檀的藩地发展受限,老朱又先后拿登州、莱州、青州等处跟自己换了不少银子

朱檀怀疑,再这样下去,没准老朱会把山东“卖”给自己之后,再接着卖东北,卖北平.

反正朱檀管理之后,这些地方的税收都大幅上升,老朱又是想收回就收回。

而且,还能卖一大笔银子

朱檀则相当于是花钱租借了这些地盘发展自己,也获得了利益。

总之。

这是能跟老朱做的为数不多的利益交换了。

朱檀的事业没受到任何影响便好!

此时。

拍卖会即将开始。

挑选的拍卖师名叫赵春来。

是鲁商盐行最能说会道的一个掌柜了。

此时。

他站在拍卖台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