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245章 鲁王实在是太穷兵黩武了!(1 / 2)

离开了造船厂,朱檀回到府上,召集鲁王卫,带上装备,准备粮食。

兖州是他的地盘,这些都没有问题。

除了会被锦衣卫的眼线看见,其他人有意见也不敢说。

南京城!

某处顶尖酒楼。

隐秘的包厢之中,李善长正看着前来的好几位大臣。

工部左侍郎白敏达,吏部右侍郎音韶,督察院左都御史赵南忠等好几位身居高位的大臣。

“今日让诸位过来,是有事与诸位商量!”

李善长穿着常服,说话时花白的胡须不断抖动。

赵南忠面露一丝难色,倒不是他不想商量。

而这里是天子脚下,倘若有什么问题,只怕不到两个时辰都会被锦衣卫告知朱元璋。

“放心,诸位,已经给那边打过招呼了,诸位不必担心!”

李善长解释一句。

几人点头。

“如今陛下要打高丽,纵然高丽只是小国,但现如今大明人手紧缺,不适合再继续消耗了!”

李善长语重心长。

如今大明在多方面都消耗了巨额的财富。

蒙古以及诸多小国,将要开展新的贸易,刚开始的时候,必须要大明兜底。

否则无法让那些商贾放心投入,做不大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还不如不搞。

几人都很清楚。

“所以这一战要打,但不是这个时候打!”

李善长摇头,一副担忧的模样。

“国公的意思是拖住?”赵南忠有些不确定的询问。

“自然是要拖住,也不用拖太久,几天时间就足以!”

李善长点头,目光看着几人。

他也不想在这种事情和朱元璋争,但没有办法,当初欠下的人情却要他在这个时候还。

“其实我最为在意的,还是功劳的问题,纵然文臣和武将的功劳分开,如今那些勋贵功劳可以说越来越多,我们反而过的不如以前,尤其是鲁王!”

赵南忠摇头,略微感叹。

其他几人也不由得点头。

大明要打元国这是必然,武将出手,自然是武将的功劳,之后便是文臣出手,安定市场,搞建设,搞各种事情,都需要他们武将。

但现在发生了变化。

武将打下了功劳,本该由他们接手,但现在多了朱檀。

做起事来,仿佛被人盯着,别人收好处,就是搞些小动作,都极有可能被发现。

“现在连我们的俸禄都比以往下了三成!”赵南忠不由得埋怨起来。

例如要修建城墙,需要招人,让百姓来做工,谁出钱,官家出钱,钱通过他们的手,到了那些负责人的手里。

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监工头,监工头找理由将一部分好处返回给他。

他们就能够有很多的好处。

例如监工头要给那些做工百姓发工资,修建完了,要发十万两白银作为工钱,然而监工头找理由只发了八万两,给他们的就有一万八千两。

购买材料,需要花钱,找商人买,原本一万两的东西,人家说是好材料多,要一万五,这多出来的五千两同样可以落入他们的口袋。

好处就是这么来的,且让人很难抓住把柄。

只是朱檀的加入就一样了。

朱檀的人就像看住他们一样,你要买的东西价格过高,人家换一家价格低,材料一样。

别说好处了,顶多得一句夸奖,说他们做的好。

这功劳是有了,但啥时候能够兑现啊?

“不错,打仗,让好处都被那群勋贵得了,我等也就被口头嘉奖一番!”李善长也极为无奈。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国公的位置,不单单是功劳,同时也是因为当初和朱元璋是拜把子的兄弟。

得到这些人的靠拢,也不单单因为他的话语权重,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

就像当初的胡惟庸一样。

但他不是胡惟庸,也不像胡惟庸,没有那么愚蠢,也知道现在何处,不会去犯杀身之祸。

这次他们联手,要尽量拖住朱元璋攻打高丽。

对于这些文臣来讲,要的就是提醒朱元璋不要忘了他们文臣的作用性。

想要告诉朱元璋,鲁王虽然是大才,但一个人完全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太多的事情。

他们也是很大的作用,而对李善长来讲,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李善长深知自己绝不可能阻止朱元璋攻打高丽,只能是尽可能的拖延。

目的达到,他也放松了许多。

几人推杯换盏,聚的也是极为开心。

后面几日,朱元璋十分关注辽东那边,不断有士兵前来禀报边境的最新消息。

“陛下,高丽大军已过鸭绿江,屯兵威化岛,高丽大军的前锋更是已经进入辽东边境!”

士兵跪在大殿中央,大声将前线的情况汇报。

朱元璋脸色阴沉,怒意十足。

“怎么,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声音加大,盯着一众文臣,尤其是李善长。

这几日,关于高丽的动向,他都在关注。

早在辽东攻下之后,他便设立了辽东都尉,将辽东进行了一个大换血。

同时,规定以铁岭之南,是大明的地界,铁岭的东北则是高丽,西北方向则是女贞。

这已经他很明德大方的情况下了。

不然他完全可以将那些残余的元党,以及瓦剌还有鞑靼干死之后,统一整个地区,再去攻打这些小国。

何须再来公布这样的话。

但没想到,高丽这个小国却认为这是大明无力在对付他们,想要攻打大明。

朱元璋如何能忍,他好心好意,看你们被元统治了这么久,比起当初的汉人比较,也就好那么一点。

大家都是曾经过苦日子的,没想打来打去,而高丽不帮忙就算了,如今大明剿灭余党,对付瓦剌和鞑靼,还来乘机背后捅刀子。

此刻众多文臣都汗流浃背了,心中也后悔,这是搞得过火了。

他们本想告诉朱元璋,六部的重要性,文臣的重要性,并且认为高丽再怎么蠢,也不可能真打大明吧。

没想到,高丽他真敢!

“陛下,臣无话可说,如今高丽野心昭然,如今出师有名,该对高丽用兵!”

李善长神色平静。

这是他早已经想好的说辞,早在他开始拖延朱元璋出兵之时,就已经提前说过,现在也有理由。

众臣也不由的松了口气,毕竟朱元璋的怒火,就是宰相也承受不住。

朱元璋看了几眼李善长,心中对这个老兄弟也有些不满。

之前他听从李善长的提议,让大明有一个出师有名的理由,直接出兵,一举灭了高丽,但没想到后面好几天的时间,那些文臣竟然也在建议他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