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结束辉煌胜利(2 / 2)

按照情绪来说,肯定是不救,让陈玉成攻破扬州,灭了托明阿的江北大营,灭了荣禄的天津新军。

但是,按照苏曳的利益,不能这样做。

现在他要努力拔高荣禄新军的荣誉和战斗力。

这样皇帝才有足够的信心和洋人毁约,才有足够的信心和洋人再一次开战。

否则,接下来皇帝万一和洋人联手对付苏曳,那就麻烦了。

如果皇帝闭着眼睛,把天津条约的内容全部认了,不毁约了。

那……苏曳就有天大的麻烦了。

所有的计划,全部泡汤。

为了把皇帝赶到绝路,就必须让他膨胀。

所以,荣禄新军不能灭,还要让他赢。

苏曳道:“立刻转告你家大人,他不但要去支援扬州,而且倾巢而出,并立刻派人通知胜保大军,不要管庐州,先来支援扬州,攻打陈玉成部,庐州交给李续宾和李鸿章去打。”

“一定在短时间内,在扬州打败陈玉成,然后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荣禄。”

那使者道:“是,我立刻转告我家主人。但是我怕不能活着回淮安,所以请大人也派几波使者,务必把您的口信,传给我家大人。”

接下来,这个使者狼吞虎咽了一顿,立刻飞奔北上,返回淮安。

而苏曳,也派出了好几拨使者北上。

虽然苏州之战还没有结束,但是对皇帝的赶绝计划也要开始了。

当然,现在的重中之重,还是苏州之战。

………………………………………………

次日天亮!

惊天的战鼓,再一次响起。

石达开依旧延续昨天的策略,专注攻打苏州城,派出部分兵力,牵制苏曳军队。

经过了一夜的休整之后,太平军攻城更加疯狂。

一波接着一波。

几乎刚刚攻城后的半个多时辰,就已经大批冲上了城墙。

而且,很快发生了质变。

城墙上的守军,已经很难将太平军彻底推下城墙了。

而下面的太平军,源源不断地涌上来。

整个城墙上,变成了战场。

而此时苏州守军,要面对的是四倍,甚至五倍的敌人了。

“大人,公子……战死了!”忽然手下来报。

徐有壬身体一阵摇晃,眼前不由得一黑。

“战死就战死了,别人死得,他就死不得吗?”徐有壬怒吼道:“还来报什么报?”

“大人,西边城墙防线,被突破了!”又有噩耗来报。

徐有壬吼道:“上预备队,上预备队!”

身边的人低声道:“大人,没有预备队了,全部上了。”

徐有壬颤抖道:“没有预备队了吗?那……那我们就是最后的预备队了。”

他猛地拔刀吼道:“跟着我上!”

然后,这位江苏巡抚带着巡抚卫队,朝着正面城墙的那个防线缺口冲了过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

地底下,传来了喜极而泣的声音。

“挖通了,挖通了……”

这些太平军的工兵,不眠不休地挖地道。

十九条地道,已经坍塌了十六条。

翼王石达开的命令,如果正午十二点之前,没有挖通到城墙下。

所有人,全部斩首。

军令如山,说斩首,就一定斩首的。

终于距离最后期限半个时辰时,地道挖通了。

然后,海量的火药,沿着地道运了进来。

整整好几万斤火药。

然后,用了几十条引线。

只要有一条成功,就能引爆。

点燃引线。

这些工兵拼命朝着地道外面逃窜。

而此时!

徐有壬正在拿着刀子拼命砍杀。

他是一个文人,一个数学家,不太会武,也只是乱砍。

视野里面,已经全部都是红色,不知道是谁的血。

张国梁,冯子材等人,也全身浴血,伤痕累累。

城墙之上,太平军数量几乎超过了苏州守军了。

而城墙之下,太平军依旧通过攻城梯源源不断地爬上来。

这个时候,已经谈不上绝望了。

唯有木然,就这么机械地杀下去。

很多人目光望向苏曳的营寨。

苏曳的军力几乎无损的,但此时依旧一动不动。

因为还不到时候,太平军的数量还是太多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

“轰轰轰……”

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近处很多人,直接被震飞出去。

一段城墙上的石条,仿佛被一个巨人猛地托举,撕开!

地道下面的几万斤火药,引爆了。

苏州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个时候的江苏巡抚徐有壬,江南大营的张国梁和冯子材等主将,真的绝望了。

城墙破了。

那苏曳,更不会来救了。

太平军的数量太多了,这个时候来救,恐怕是会把自己葬送在里面的。

按照苏曳的计划,还剩下这么多太平军,苏曳不应该出战的。

太平军真的剩下太多了。

苏州守军的战斗力还是不行,但是他们确实尽力了。

要不要离开营寨?要不要抛弃防线杀出去?

要不要博一把?

他苏曳新军,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面对面几倍的敌人,进行野战。

真的会很危险的,很可能把自己葬送的。

但是,苏州沦陷后。

徐有壬战死,自己的计划,是不是也意味着泡汤了。

人生没有事事都充满把握的时刻,关键时刻,就是要拿命去拼。

苏曳深深一口气,大吼道:“出击!”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冲锋的号角响起。

苏曳新军八千人沿着北边的出口,倾巢而出。

朝着太平军的背后杀去。

这个时候,城墙上的徐有壬,张国梁,冯子材热泪盈眶。

全身热血沸腾。

“苏曳大人出动,出动了!”

“杀,杀,杀!”

城墙上的守军,受到了激励,顿时间士气如虹。

苏曳新军。

冲出营寨防线后,石达开大喜。

苏曳,你终于从那个乌龟壳出来了。

你这是自寻死路啊。

没有防线的庇护,我看你怎么打得过我?

随着石达开一声令下,超过两三倍敌人,朝着苏曳的八千新军冲来。

顿时间,苏州守军的压力大减。

苏曳咬牙切齿,真正的硬战来了,真正的苦战来了。

“列队,列队,列队!”

“稳住,不要动!”

八千新军,最快列阵。

排列得整整齐齐。

没有任何防御工事。

两三倍的太平军潮水一般冲来。

“开火!”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

苏曳新军密集开火。

真正的排队枪毙,线列战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这是钢铁意志的比拼。

一动不动。

就是不断地开火。

“砰砰砰砰……”

华丽的一幕。

壮烈的一幕。

苏曳行军方阵,坚固如山,四段式,五段式开火。

而太平军,毫不畏死,疯狂冲锋,也不断开火。

此时太平军,一半火器,一半冷兵器。

他们不会排队枪毙战术,就是本能地射击。

就这样,一直冲,一直冲。

一直死,一直死。

所有人都毛骨悚然望着这一幕。

包括苏曳,也难掩心中震撼。

原来军队人数上了之后,排队枪毙战术,真的好用。

之前苏曳每一次用排队枪毙战术,效果都不是很好,让他都产生怀疑了。

而此时,效果惊人之好。

火力密集度到了一定程度后,发生了质变。

毫不畏死的太平军,成片成片的倒下。

苏曳新军这边,也成片成片的倒下。

但是双方伤亡比,非常悬殊。

苏曳新军方阵,竟然比城墙还要难冲。

太平军一次又一次冲上了苏州城墙,但是……竟然无法靠近苏曳的新军。

而太平军的火炮,因为被苏州城遮挡,角度刁钻,也打不倒苏曳的新军。

反而苏曳的火炮,开始了猛烈的开火。

所有人惊诧地看着,不计其数的太平军冲锋,但……始终没有接近苏曳新军方阵十米之内。

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尸体,堆积如山。

这变成了绝对意志的比拼。

苏曳的新军,就这样始终不动。

哪怕倒下再多人也不动,不动如山。

太平军疯狂的冲锋,却如同惊涛拍案一般,一次次粉碎。

溅起无数的血花。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对杀中。

终于……

太平军士气崩溃,瓦解!

哪怕他们在勇敢,再不畏死,面对这么妖的战局,也彻底崩了。

于是,太平军开始大面积溃退。

石达开鸣金收兵。

全面撤退。

大战结束。

这一战的结果,和苏曳想象中真的完全不一样。

…………………………………………

与此同时扬州战场。

几乎和苏州战场一样惨烈。

江北大营的战斗力,还不如张国梁他们。

但是,好一点的是。

石达开有八万大军,但是陈玉成只有五万。

而扬州守军有两万余。

荣禄新军很强,但强不过苏曳的新军。

但扬州胜在火炮多,而且荣禄新军也有守城优势。

但就算这样,也是险象环生。

激战三日之后!

荣禄意志也接近崩溃。

他已经决定突围,放弃守城。

因为他知道,守不住了。

陈玉成太猛了。

但是,就在他决定放弃突围的时候,王有龄带着七千人,倾巢而出,前来支援。

战场发生了逆转。

荣禄决定留下再战。

但陈玉成太厉害,仅仅两天之后。

胜利的天平,又完全朝着陈玉成倾斜。

王有龄带来的七千多人,伤亡过半。

城内守军,也伤亡大半。

荣禄再一次决定撤军,宝贵的新军不能牺牲在这里。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胜保带着四万大军,杀入战场。

彪悍的陈玉成,依旧不愿意放弃。

竟然剩下三万多军队,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攻城,一部分迎战胜保。

又激战两日!

双方伤亡无数,陈玉成扛不住这惊人的伤亡。

而且扬州这边水系也丰富,陈玉成运气不如石达开。

他派人去挖掘的十几条地道,全部坍塌了。

他知道,拿不下扬州了。

于是,愤愤退兵。

至此,扬州之战结束!

……………………………………

注:写起来发现,半章写不完苏州大战,所以拼命压缩扬州之战,还是一章之内把剧情写完了。

恩公们,月票记得给我好不?眼巴巴望着您的口袋,叩谢叩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