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收复燕云(特鸣谢书友 20177891 的(1 / 2)

第199章收复燕云(特鸣谢书友2017…7891的月票!)

辽军数次攻城,皆被周军以神臂弓辅以各种守城器械击退。

一时两军各尽奇谋,展开了攻守城池之战。

此战中,林仁肇和关麟皆大放异彩,立功卓著。林仁肇更是将铺盖搬到了城楼上,身先士卒,率军打退了辽军数次攻上城头,战后数其周身创口,竟有十二处之多。

“开熙北伐”战争持续了近四个月时间,主战场有二个:

一是辽国的涿州城。

大周皇帝柴宗训与大辽皇帝耶律贤各统二十余万大军决胜于此。

一是大周帝国的易州城。

大周以林仁肇、关麟的六万龙骧军坚守城池,抵挡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屋质的三十万辽国地方军。

柴宗训统主力大军在涿州城下与耶律贤激战了二个多月后,辽国军队损失了十五万余人,而周军战损在十万人上下,辽军渐渐不支。

攻打易州的耶律屋质连续攻打城池了二个多月,都被城头的大周龙骧军击退,损失惨重,折损了十二万余人,而守城的周军只折损了三万余人,双方战损比达到了4比1。

耶律贤在涿州苦战以待耶律屋质西路军攻下易州,然后北上与自己的东路军合围周国皇帝柴宗训的主力大军。

战事进行到开熙十四年十月中旬时,兵力仅剩八万余的耶律贤见耶律屋质仍攻不下易州,再无法支撑,知己方的战略目标已无法达成。

耶律贤恐被兵力仍有十六万的周帝柴宗训围歼,乃于十月二十六日半夜,率剩余的八万余御帐亲军乘周军不备,逃离涿州城,北上进入了南京(后世的北京)。

辽国因幅员辽阔,部落众多,此时实行的是三京制。

三京分别指的是上京大兴府,东京辽阳府和南京幽州府。

一、上京临潢府。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在其发祥地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筑西楼城为皇都。会同元年(938年)更名为上京临潢府,是辽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二、东京辽阳府。神册四年(919年)在辽阳旧城的基础上重修,置东平郡。元显元年(926年)辽灭了渤海国,改其名为东丹国(即东契丹的意思)。第三年迁东丹人民于东平郡,升为南京。后因幽州置了南京,便将该南京改作东京,称为辽阳府。

三、南京析津府。元显十年(936年)辽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在原来幽州地方置南京(又称燕京)为幽州府,城高三丈,周围达三十六里,是辽代最繁盛之地。

柴宗训在十月二十七清晨接报耶律贤已全军逃往南京后,大喜,乃率大军入驻涿州城休整,聚众将于刺史府主殿商议下一步战略。

折御勋道:

“启禀陛下,“涿州之战”即胜,我军夺回“燕云十四州”已反掌可得!

耶律贤即已败逃,辽国西路军耶律屋质久攻不下易州,恐被我军包围,必然也会逃回幽州。

待我军休整几日后,兵发辽国南京,耶律贤已是残兵败将,克耶律贤必矣。待其逃走后,燕云地区辽军再无抗手,我军再分头收取各州,如此,“燕云十四州”从此为陛下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