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绝对是他太上皇!吕氏的后怕!(2 / 2)

朱长夜看了一圈,笑道:“你们都很喜欢读书?还想读?”

一众孩子目光真挚,都在点头。

朱长夜感受到他们真诚,想了想,这才笑道:“丫头她带来的诗经是讲完了,但我有些知识,倒是可以传授。”

“这样吧,明天这个点,你们带上个小凳子,来这里一趟,我给你们讲讲别的知识。”

一众孩子闻言,大多欣喜若狂。

观主要授书了!

而白妙妙,则是担忧道:“观主,这会不会….给您添麻烦?”

“云天哥说过,您很忙的,而且还要打坐修炼。”

朱长夜笑着摸摸白妙妙小脑袋:“不麻烦,都是一点小事。”

这番话,才让白妙妙放心下来。

这样回去面对陈云天,她也能解释了。

想顺畅后,白妙妙喜笑颜开,她超喜欢读书的!

不过陈云天说过,观主家的事情才是大事,眼下观主对授书觉得不麻烦,那真是太好太好!

自己,有书可以读了!

白妙妙心满意足的和那些孩子离开,出去玩了。

朱长夜看着她,有些感慨。

“哎,咱曾孙女,要是有妙妙你这丫头一半好学,咱也就不愁了。”

朱长夜无奈摇头。

与此同时。

还在屋里睡大头觉的朱瑶,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随后迷迷糊糊揉着小鼻子,继续睡懒觉。

以前她和爷爷朱兴祖生活时,不会这样的。

爷爷有病在身,而府邸里只有她一个人,她需要打点很多事情,也要照顾爷爷,是个勤劳的孩子。

但自从到了天云观,朱瑶就….越来越懒。

.

….….…….….….

下午。

朱长夜让天云观弟子,去买了一本【千字文】回来。

【千字文】始于南北朝时代,是哪怕二十一世纪,也是国家列为三大孩子启蒙读物之一。

另外两个,是【三字经】【百家姓】。

在这三选一中,朱长夜是选择了【千字文】。

【千字文】如愿买回来了,这时代读书人虽然少,但是对书籍把控没以往朝代那么厉害,有些书能买还是能买的。

但….

买回来后,朱长夜便微微皱眉。

【千字文】没有标点符号。

果然,

哪怕五十年过去了,这时代标点符号还是没出现。

想了想,朱长夜便拿出一本空白的书,当场使用法术临摹了起来。

他临摹的【千字文】,与原本一样,只是多了些标点符号。

当弄完这一切后,朱长夜看着满满拥有标点符号的新【千字文】,很是满意。

他对教孩子读书这事儿,很是上心。

因为以前在朱家村,他也算是个教书老师。

不仅是他,夫人长乐出身名门望族,也懂字,有时候朱长夜忙不过来了,长乐也会教导孩子们读书。

教书都是免费的。

朱长夜是因为兴趣,才教那些朱家村孩子读书。

长乐自打嫁给他后,什么事情都精打细算,抠抠搜搜,但对这件费精力又不讨好的免费事,却表示大力支持。

其实也不能算免费,那些孩子的爹娘感恩他朱长夜教读书识字,也会时不时送来一些瓜果,还有一些土鸡蛋等家常菜。

不过来学习的孩子并不多,基本只有几个人,其中三子朱兴祖,就是他教的。

另外几个人,

朱长夜闲来无事,查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这几个朱家村的孩子,都死了。

直到死亡,他们都没用上他教导的知识,或者说他们死去的那个年代,并没有读书人的用武之地。

“嗯….好像早上听雄英说过,今日应天府有场鹿鸣宴。”

“应该是吧?”

朱长夜也记不太清楚。

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

起于唐代。

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故称之鹿鸣宴。

朱长夜对此本来没什么兴趣,那些读书人的事情,和他这个修仙的八竿子打不着。

但现在….

既然决定教教孩子们了,自己快要五十多年没怎么看书,可不能误人子弟,教了一些跟不上时代的知识。

朱长夜想着,去鹿鸣宴看看如今的读书人如何,向他们取取经,然后回来教孩子们。

这么想着,朱长夜来到另外一个房间,找到正在打坐修炼的朱雄英。

“雄英,那个鹿鸣宴,几点开始?”

朱长夜问道。

他知道的,眼下朱雄英虽然打坐修炼,但其实脑子里是在想其他事情,所以朱长夜才过来打扰。

朱雄英愣了下:“鹿鸣宴?师尊,您咋打听这个,您要去?”

朱长夜点点头:“不错,想见识见识如今的天下文人。”

“这….”朱雄英就犯迷糊了,咋师尊还想知道这个。

对于鹿鸣宴,朱雄英以前参加过,现在没什么新鲜感了。

觉着鹿鸣宴,也就那回事。

索性不去。

但现在,既然是师尊要去,那他自然要陪着一起。

“师尊,下午就有。”

“若是要去,咱们现在就得出发了。”

朱雄英从床上站起来道。

朱长夜笑道:“好,那便现在出发。”

没有过多言语,爷孙两人往鹿鸣宴之地赶去。

鹿鸣宴是在一处庄园举行,今日这里齐聚许多文人,还有朝中大官也不少在这里。

这些文人,有的可能以后会入朝堂。

大官们来此,是打着处好关系的意思。

由于有朱雄英这层身份,朱长夜和朱雄英是毫无阻碍走了进来。

那些文人并不认识朱雄英,看他穿着和自己差不多,权当也是一位文人。

而那些大官是认出朱雄英的,纷纷前来行礼,但都被朱雄英制止。

今日的他,只是陪师尊过来,不想太过招摇。

大官们都是老狐狸精,有的官员看到上位官员行礼被制止,就瞬间想到太孙不想暴露身份。

前去与朱雄英说话,都和普通文人说话没什么两样。

“人真多。”

看了一圈下来,朱长夜有些感慨。

就这现场,得有三四百人。

“是啊,师尊。”

“人多,地方却小,所以今年我本来没打算来的。”

朱雄英笑了一声。

想了想,他继续道:“对了师尊,此次鹿鸣宴,我听爷爷说是有其他国家的使者到来,好像是….好像是占城国的使者,来与我大明结交。”

朱长夜不在意挥手:“我们只是过来逛逛。”

朱雄英闻言,立即点头:“明白。”

接下来,

朱长夜真的只是随便逛逛,这边和文人谈谈,并且各自道了几句诗词,那边又和其他文人谈谈,又说了几句诗词互相送别。

通过不断交谈,朱长夜也大概清楚如今的应天府文人,时代潮流是在哪里。

….….….….….….

另一边。

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和齐泰,也不断的开始组织这次鹿鸣宴会,以及接待占城国使臣的工作。

鹿鸣宴不是简单的宴会,有着一整套极其繁琐的流程规范,需要严格的按照规矩,一步都不能省。

等流程完毕之后,黄子澄便开始勉励诸位新晋举子,并且对南直隶这次乡试进行总结。

不过那些学子,更多的都是和齐泰攀谈。

黄子澄有些愤怒。

自己学识明明比齐泰高,为何他们崇拜齐泰?就因为齐泰民间名声更好?

黄子澄咬咬牙,目光突然扫视到一脸恭敬的占城国使臣。

作为大明南疆的两个国家,占城国是夹在交趾和云南布政司中间小国。

这些年,交趾一直在进攻他们国家,而他们也没能力反抗强大的交趾。

无奈之下,才派使臣来大明祈求归附于大明。

有了!

为何不拿这群番邦小国立威,重塑属于他那高于齐泰的学识。

黄子澄对占城国使臣笑笑,举起酒杯:“今日,不但要庆祝我大明举人中第,还要欢迎我们的邻居友国。”

“来,本官敬你们一杯。”

占城国几个使臣赶紧起来,恭敬的给黄子澄敬酒。

黄子澄很满意,道:“听说伱们那边也在学我大明的文字和文化,怎么样?学的还顺利吗?”

占城国一个中年使臣道:“回上国大人的话,略微学会一点。”

黄子澄微微点头:“那本官就考考你,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嘛,回去慢慢想都是可以的,权当添几分乐趣了。”

黄子澄的想法很简单,出一道可以震慑其他举子的文学题,重拾起举人们对他黄子澄学识的看法。

黄子澄也要让他们知道,民间名声更好,不代表学识更高。

他民间名声不好,只是因为以前没争!而齐泰争了,仅此而已。

现在,他要争了!

眼前这群外邦小国,黄子澄当然不认为他们有能力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是大明帝国天然的优越感。

待得到占城国使者同意后,黄子澄喜笑颜开:“诸位,你们且听听。”

他顿了顿,说道:“凤落梧桐梧落凤。”

在场的举子们,听到黄子澄的上联之后,下意识的思索起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联,这是一个回文对。

所谓回文对,便是对联无论是顺读还是倒读,都是同一联,除了要对出平仄意境,下联也必须是回文对才行。

这几点加起来,便不是那么好对的了。

齐泰微微侧目看着黄子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微微笑了笑,黄子澄这个老滑头啊!

怕给占城国出题是假,主要目的还是震慑住现场的举人们吧?让他们崇拜他黄子澄吧?

这个黄子澄,心思倒是通透,如此不声不响的,便将他文人名声打了出去。

看着这些举子们一脸苦思的样子,齐泰知道,黄子澄在民间低于他齐泰的名声,应该会很快找补回来了。

可是下一刻,意外发生了。

占城国那边有个俊美的年轻人此时脱口而出:“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山连水月水连山,舟随浪潮浪随舟,风摇柳絮柳摇风。”

言毕,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霎时间,周围的举子,皆是瞠目结舌,面露震惊。

他们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来自占城的年轻使臣已经对出了下联,并且一对就是四个。

虽说回文对不算是千古绝对,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出来四个,还是有些匪夷所思。

他们的目光望向黄子澄,这黄子澄,这尼玛的,是不是给占城国扬威来了啊?

然而少顷之后。

占城国那个年轻俊美的使臣对黄子澄道:“外邦小臣读书时,也琢磨过一个对子,三光日月星。”

他盯着黄子澄:“大人,不妨看看有没有下联。”

对方眼睛纯洁无瑕,根本没有任何歪心思,只是单纯的对学问上的讨论。

三光日月星。

占城国使臣的上联,看似简单,但仔细一想,却让人不由的后背发凉。

联语中的数词,一定要用数词来对。

上联用了“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

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也就是说,这一联,字数根本对不上!

黄子澄人傻了,瞪大眼睛,面色有些僵。

他….对不上来!

如果对方是挑衅自己,挑衅自己的国家,他还能义正言辞发挥他士大夫喷人的特色,站在道德制高点,将其喷的体无完肤….

可今天这事儿,是自己先装逼的啊!

而且看人家这小国使臣,一脸求知欲的样子,哪里像是挑衅自己,分明是谦谦有礼的在向大明帝国的士大夫讨教呢。

如果是国内士大夫相互自己的讨教,输了不丢脸。

但现在不行!

对方代表了一个国家,还是弱小的番邦国,而我大明呢?

我大明泱泱大国,若是这对子回答不上来,那脸就丢到姥姥家了啊!

自己国家的汉人文化,反过来被人家发扬光大,而自己只能束手无策….

此事要是传出去,丢脸的不是黄子澄,是整个大明帝国!

装比是一把双刃剑,装好了,可以让其博取一个美名。

可要是装漏了,有时候后果会非常严重!

黄子澄这是明显的,是装漏了的那种。

黄子澄抿着嘴,冷汗涔涔,脸颊上的冷汗都快流出来了,矮胖的身子摇摇欲坠,脸色难看至极。

齐泰眼神也幽怨到了极点。

黄子澄这家伙,怕不是占城国内奸吧?专干这种恶心事?

这下怎么收场?

接待个使臣而已,你说你没事,非要装什么呢?

这下好了,今天这脸要是丢了,咱俩完球不说,怕整个大明的士大夫群体,会将我两祖宗十八代的棺材板都给掀开!

他们可以去死,甚至可以不这个脸皮,大明呢?

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现在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面前丢了脸,丢了祖宗的文化脸,这不是将咱汉人文化朝火上烤吗?

这要是传出去了,传到四海了,其他国家怎么看咱大明?

院子里,在场文人面色凄然。

更里面的院子,此次鹿鸣宴负责人詹徽,正在和李景隆悠闲吃着酒菜。

“大.…大人,不好了。”

管事很不识趣的跑过来,破坏了两人雅兴。

詹徽不悦的道:“不是说了?什么事都不要打扰本官和曹国公用膳?”

管事匆忙的道:“外面….外面出事了。”

詹徽有些不解,一个鹿鸣宴和接待一个番邦小国,这也能出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