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暗度陈仓(2 / 2)

“主公不必忧虑,那昔日的洛阳百姓,虽然现在已经去了长安,但一旦知道主公返回洛阳,肯定有不少人都会跟从主公身边的。”

“主公仁义,这些百姓肯定会跟随主公身边的。”

钟繇安慰道。

实际上,他跟随秦寿身边,秦寿的名声也是占据着重要的因素,百姓相随足见其仁义,这样的君主已经有成事的可能。

刘备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借着皇叔之名,招摇晃骗,最后居然成就帝业,身边跟随着一批人,主要就是靠他的仁义。

后人多称呼刘备虚伪,但一个人能虚伪一辈子,已经是非常厉害了。难怪最后他都能成事。

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得其天时,孙权得地利,而刘备得人和。

三者之中,秦寿总得占一样。

眼下想要成事,就离不开人和。

这也幸亏是秦寿,当初救了不少的洛阳百姓,才有了如今的名声,蔡邕的认可,将自己女儿嫁给秦寿。

钟繇等人的认可,才会跟着秦寿离开长安,前往洛阳。

这就是名声的作用。

洛阳,现在除掉安全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的就是人口不足,残破的洛阳,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百姓。

若是能得长安之百姓,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元常所言甚是。”秦寿连连点头。

“主公,属下猜测,文和兄恐怕早就在长安城流言,邀请那些百姓回洛阳。”钟繇看着一边不说话的贾诩说道。

“这个时候,让他们来洛阳,恐怕不是时候吧!”秦寿有些担心。

董卓他让驻守洛阳,只是为了防备关东群雄而已,而不是为了再建洛阳,他迁徙洛阳百姓,除掉不想将一个繁荣的洛阳丢给关东联军之外,就是为了丰富长安,让自己在长安能够继续享用荣华富贵。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允许秦寿迁徙长安城内的百姓来洛阳的。

既然如此,秦寿就不能明目张胆的招徕百姓入洛阳,也就无法妥善安排百姓。如此一来,裹挟这些百姓前来洛阳,只能是害了那些百姓。

毕竟,这些百姓们想从关中带来粮食等物是不可能的。

“主公,虽然我们不能光明正大的来接应百姓,但,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贾诩不在意的说道:“我军的粮草都是从长安运到洛阳,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在沿途设立兵站,表面上是安排粮食运送,但实际上,是用来安顿迁徙的百姓的。”

“这样一来,只要百姓离开关中,就能进入兵站休息。虽然我们要花费很多的经历,但相对而言,我们也能得到更多的百姓,还不会引起董卓的关注。”

贾诩很认真的分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