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蛤???(1 / 2)

如今,三两银子对于闻棠来说,许是算不上什么了。

毕竟在这鹤邺做了快一年的生意,如今的闻棠也好歹算是手握几百两的小富婆。

可阿兴一家三口人这一个月加起来就挣了十两银子,这若是搁在原先,根本就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阿兴自打十一岁起,便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货。

一开始,他没什么本钱,只能从村中的农妇手中收些绢花之类的小物件拿去贩卖。

虽说每日挣来的钱除去补贴家用外,他能攒下的那几个子儿连塞牙缝都不够,可那到底也算是自己的积蓄。

待到了几年后,阿兴才好不容易攒了几十两银子。

可谁知,因为自家兄长的事情,这一大家子人说散就散,翻脸竟比翻书还快。

这一朝蒙难,阿兴三人不光钱没了,就连村里的老宅都再回不去了。

原本阿兴找上闻棠之时,便已打定主意从头再来。可眼下距离他来到府城也不过数月,如今算算竟已然攒了原先卖货一年才能挣来的钱。

想到这儿,这一家子人顿时就觉得未来的日子好像突然就有了盼头。

虽说他们如今依旧寄人篱下,可有了积蓄,往后想去哪儿过日子不行?

于是,这一日就连闻棠都万万没想到,她不过是额外给了十两银子的工钱罢了,竟叫阿兴一家子突然就对将来有了不一样的期盼。

这夜,玉娘将三个银锭收拢在了一个小木盒里头,又取了些铜

板给阿兴装在了他平日里带在身边的小荷包内,抬头便看见阿兴已经洗漱完毕,从院子里走了进来。

玉娘想了片刻,突然开口道:“相公,我原先竟不知,那些个瓶瓶罐罐的,别看小小一个,竟能挣这般多的钱啊......”

玉娘原来在家之时,也不是没有纳过鞋底打过络子补贴家用。

可她一日做三五个络子,再让阿兴挑着担子在外头卖,能卖个十文钱回来便算是了不得了。

她白日里需要帮着下地干活儿,还要做一大家子人的饭菜。

夜里她在屋内点着油灯,婆婆都骂她败家,她只得坐在院子里就着月光做手工活儿,还险些熬坏了眼睛。

因此,在玉娘的认知里,若是想要挣大钱,那必然得付出许多艰辛。

原先她在婆家受尽一切苛责,不过就是因为她身边带着个瑶娘。

多一个人,便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叫她走出门去都抬不起头来,在村中饱受非议。

可如今阿兴带着她们姐妹二人前来投奔,虽说是拿着银子干活儿,可这包吃包住的活计,闻棠也不嫌弃多了两个人整日在眼前晃悠。

这日子,总像是做梦一般不大真实。

还有这铺子眼下做着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