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263章 264,生意不是这么好做的(2 / 2)

说到这儿,就有个小细节了。自古以来说起大商人,以粮,盐这样的生活消耗品为主,矿产为次,养殖再次之。

从来没有过什么玩古董的,玩典当行的能称之为大商。

说白了,就是掌握一个必需品的定价权问题。

珠宝再好,一个瓶子炒到几百亿,人家不买,你又能如何?

粮食这些东西则是不同,哪怕天价,也必须吃饭。

所以娄半城对于许大茂一开始提出的用文房四宝这个切入点,进入港岛还是挺满意的。

毕竟这方面的需求量,虽然说也不大,却是能笼络住一帮文人。只要说汉语,写汉字的地方,这个东西都属于雅物。

港岛只是一个窗口,大部分在东南亚立足的土豪,全国各地都有,但主流的还是以南方某地人为主。

这就搞成了,四九城这些土特产,港岛那边的普通老百姓用不上,而那些土豪却是看不上。人家真想要,直接买明清那时的不好么?何必买现在的一个工艺品?

娄半城也从来没想过只做港岛一地的生意。他也想成为上面对外的一个窗口。

所以这块,对于娄半城来说就有点小众化了。

但文房四宝这个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一方面是这玩意不缺商家,港岛那边专门有商家直接去那些原产地采购。娄半城一个四九城商家想代理这些东西的港岛代理权,想垄断,那不是一个钱两个钱能搞定的。

后来还是娄半城在承诺会在港岛开个专卖四九城工艺品的商贸行,并且保证一定销量的承诺下。

四九城才有大佬出面,给娄半城和厂家协商了一下。

娄半城想谈代理权,这个就算厂家想答应,当地也不可能答应。

要知道这玩意虽然小众,却也是当地为数不多可以换外汇的东西。

真全部给了娄半城,那外汇算当地的?还是算四九城的?

这不是说当领导的没格局,而是因为人穷志短的原因。

就像当地某位领导说的那样,如果只是要四九城的代理权,看在老领导的面子上,立马可以给。

但想要港岛的独家代理,别说娄半城,就是老领导亲自下场,也是没戏。

但要是拿不到代理权,这个行业娄半城又没做过,肯定是做不过那些老商家。

这就把娄半城搞的相当蛋疼了。

明明就是一条很好的路,但却是寻不到可以做的行业。

这年头的商业,很讲究区域性。

娄半城到今天为止,也就是在港岛开了几个工艺品的小店,别说影响,连市场都还没打开。

上面原本支持娄半城的那一些人,见娄半城玩了半天,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没几个人,再陪着娄半城一起玩下去。

娄半城在这中间,也不是没有考虑别的产品。但拿得出手的,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稳定的销售渠道。

于是也就是如此,娄半城玩了半天,不能说全无所获,只能说事倍功半。

这个时候的娄半城,虽说没怪许大茂,但对于这个女婿的评价,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