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第424章 贾张氏,噶(2 / 2)

在里面受了好几年的苦,出来了肯定要享受一下。

肉,她要吃,屋子,她要翻新,白面,她也要换得多多的。

至于这点钱够不够的事情,贾张氏也顾不上了。

按照贾张氏的想法,小当槐花既然能给第一次,就能给第二次。

只要给贾张氏打听到姐妹俩在哪,那小当槐花就逃不出她的手心。

于是,贾张氏在村里开展了大采购,公鸡一下买了两只,让人家打理好了,煮好给她送去。

找了一家才娶新媳妇的人家,把新媳妇陪嫁的鸳鸯戏水的被子给买了下来。

又找着村里的富裕人家换了十几斤白面。

锅铲瓢盆,也是捡人家新的买。

床,买不起新的,只能买了张旧的。

桌椅板凳也是如此。

油盐酱醋算好了价格让村民给带回来。

贾张氏把前几天她受的委屈,全部用钱砸了出去。

在她眼里,她就算再落难,也是个城里人,自然不是村里这些泥腿子能比的。

只是等到贾张氏一番采购闹腾下来,再数数手里的钱,发现缩水一大半了,连五十都没有了。

这玩意,又让贾张氏心慌了起来。

这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呢?还想着修贾家老宅的呢,这点钱肯定不够。

但贾张氏也不急,而是安坐了下来,品尝着刚才村民送来的鸡汤。

这玩意,贾张氏的贪嘴一直都有。

这几年在里面别说荤腥了,贾张氏连顿正经馒头都没吃过。

不然身上的这点膘也不至于全丢在了里面。

于是贾张氏一时没忍住,两只鸡加汤差点全部吃进了肚里。直到那点肉味已经顶到喉咙口,实在吃不下了,贾张氏才放下她油腻的双手。

看着面前一堆嚼碎的鸡骨头,贾张氏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往新买的被子上一躺,人生如此圆满。

只是贾张氏忘了,这几年她一直就是半饥不饱的生活在里面,如今暴饮暴食,她的嘴受的了,肠胃却是受不了。

都没睡着,就上吐下泻胃疼了起来。

这疼不是隐隐的疼,而是那种钻心的疼。

贾张氏疼的在床上打滚,只是牛圈这玩意,没哪个村子愿意放在村中间,太臭了。

所以贾张氏的哀嚎,并没有谁听见。

贾张氏这个时候,求生的本能占了上线,她滚下床,匍匐的往着门外爬去。

贾张氏也不是没吃过苦,她年轻时吃的苦,现在也是很多人没法理解。

所以贾张氏能熬,她坚持着往村里爬去。咬牙切齿,面容狰狞,却没有嘶喊一声。

人活着就是一口气,当这口气泄了,人也就没了。

贾张氏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当她看到有人家的时候,贾张氏大喘了一口气,对着那户人家就嘶喊了起来“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啊?”

那户人家的灯亮了起来,但床榻上的两口子,却是对视一眼。

女的说道:“好像是才回村那个神经病。”

男的小声的下床,对着窗外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又像是作贼一般的回到了床铺上,对着媳妇说道:“不管她,听说这个老太太,连自己孙女都算计。

克夫克子克孙,凡是跟她沾染上的人,没哪个有好结果的。

这种人,咱家不管。

有这个时间,咱们加加班,造个小老三出来。”

说罢,男人翻身上马。

女人也痴痴笑着,不在搭理外面的呼号。

贾张氏也不记得自己喊了几声了,但见到那户人家灯亮了又熄,却是没人出来。

贾张氏哪里还不明白,这是人家不愿管闲事。

贾张氏小声的嘀咕两句,却有是往前爬去。

屁股上咕噜咕噜的直冒泡,如同喷气式一样。

贾张氏认为自己会死,而她也的确死了。

爬到了村里的时候,村里总归有人出来看了看,手电筒照到地上的贾张氏,村民不由惊呼了起来。

然后就是村里人都出来了。

这个时候的贾张氏,以为自己得救了。

但围观的人虽然多,却是没人愿意上前。

这肯定是不正常的,要是村里人,哪怕就是再有矛盾,看到这种情况,也是救命为先。

但贾张氏毕竟几十年没回过村子了,谁家都不愿意惹这个麻烦。

就连老贾的本家,也是站在边上围观。

看病看不起啊!

贾张氏这个情况,没个十多块医药费肯定治不好。

谁家也不愿意沾染这个事情。

等到村长出来的时候,贾张氏已经是有出气没进气了。

村长都没凑近观察,没办法,贾张氏身上太臭了。

只是让人套上驴车,把贾张氏往公社里送。

谁去谁不去又折腾了十多分钟。

再看贾张氏,已经面若金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