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萧条时期的生活(1 / 2)

汉末,南郡。

张飞眼巴巴望着天幕,他倒是对这帮人无感,所以未曾将这两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不过从之后刷到的几个视频中得知,这两被困飞船的宇航员竟都是花甲之年了而且这次不仅是氮气泄露,还有其他问题,最后只能通过手工对接这个空间站。

看对接耗时就知道这活不是那么好干的,难怪评论区调侃说是不是两人得罪了被借刀了。

“好像是通过推进剂来调整角度?”画面中只是一闪而逝,看得不是很真切,不过众人以自己对太空环境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这般解释说道。

“不就是放屁嘛!”张飞闷声接了一句。

“.”

“不知道这飘着的感觉是怎样的?”张飞又自顾自说道,丝毫没在意气氛冷场。

从画面中看到,女宇航员是飘着冲入空间站的,从她脸上激动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内心那一刻是庆幸劫后余生的,估计滞留太空那几个小时已经向上帝忏悔好几遍了。

这种奇特的场景,神奇的体验,纵然是后世也没几个人体验过,更别提如今了,大家只能靠想象。

“是不是和浮在水上一样?”

“也不太一样,浮在水上你好歹还知道周围的水是实物,而那般飘浮在空间,如同仙术一般。”众人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看法,各人的侧重点又不同。

画面再切换,是一人饰演多個角色的唠嗑,通过衣服颜色区分。

【小黄:有文章说,100年前国大的萧条时期几乎没有人挨饿,真的假的我不信】

【小白:大萧条的起因是生产过剩,这里面也包括了农业,20世纪初,国掀起了农业革命,生产方式实现了机械化,从此单位产量暴增,而且他们国内大平原土地本极其肥沃,加之当时工业合成氨已经实现,也就是氮肥】

【小白:氮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粮食增产,这三者叠加之下,这粮食产量简直像开了挂一般猛增,饿不死才是正常的】

【小黄:农业人口骤减,那岂不是好多农民伯伯要失业了】

【小白:大量农民就涌入城市,投身于工业和服务业,而这个时候又恰巧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生产的工业品也过剩了,然后就大萧条了】

【小白:但是工业社会因为生产过剩引发的萧条,和农业社会因为生产不足引发的饥荒,完全是两回事。在大萧条最严重的1933年,纽约牛肉的价格是6.4美分一磅,而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是76美元,你可以算算其收入的购买能力】

【小黄:呦一个月的工资都能买1000多磅牛肉了(1磅≈9两),可他们当时的失业率都三四十了,好多人压根就没收入,这物价再便宜不还是买不起吗】

【小白:失业的家庭是能领救济的,1933年国的贫困家庭,每个月能领到16美元的救济金,虽然这些钱不能保证把日子过得有多好。但完全能保证填饱肚子了】

金陵城。

生产过剩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粮食吃不完?

众人对视了几眼,神情均是比较复杂即使是万亩良田也不敢说自己田里种出来的粮食吃不完,卖不掉。

“这产量得夸张到什么程度,吃不完不是可以销售到其他国家吗?总不能其他国家也是产能过剩吧?”

“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正值动荡年代。一二战正是在这段时间吧。”

众人一听也了然,正如后世,那是战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时代,普通人连树皮草根都扒出来吃。指望战乱地区的老百姓消耗多余的商品,可能连路费都挣不回来。

这倒不是歧视,而是血淋淋的现实,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战乱数十年,普通人手头上值钱的东西,早就便宜卖了当了。

“去年从天幕中学到土法制取氨肥,好是好.但无法批量生产,且成本也有些高,如今特地提到工业合成氨肥,显然是能大规模低成本制取氨肥,这点太重要了。”朱元璋说道。

一众人点头,天幕说的土法制取各种化肥也只是权宜之计,如今人工合成氨肥总算是有些眉目了。

“氨肥,也叫氮肥,或许这种化肥中含有氮元素。”

“说的有道理,怎么把元素周期表给忘了,电灯泡里充入的不也是氮气吗?”

经科学部的众人提醒,朱元璋等人也想起来了一些,可以看到化学和其他学科并不是彼此泾渭分明的,它就像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也没什么存在感,但又有些难以捉摸。

“把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和电磁学学完,经典力学就几乎掌握了8成以上了,可我们对化学的基础还是一无所知。”朱元璋叹息道,受限于方向、工具等,朝廷对化学的研究还是处在都没入门的阶段。

就比如知道了元素周期表,但目前也只对少数几个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而现在要工业制取氨肥,必须要在化学一科上深入研究,这也是成为工业国必经的路径。

没有化工基础,所谓的工业强国不过是空中楼阁。

似这场大萧条中的国,全仰仗着工业强国的底蕴,在这最严重的时候.只要有活干,其平均工资都几乎能买1000斤牛肉.换算成米面,那养个一家五口都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一般夫妻、公婆几人都可以出去找活干的,这就是说,只要不下岗,生活比如今大部分人还好很多。

因大萧条而受灾的百姓,虽然收入只有前者的2成左右,但估计也是饿不死的。

这.就是底气啊。

科学部众人的脸色有些惭愧,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可这化学学科确实是有些摸不准头脑,不知该往哪个方向使力。

【小黄:哦哦哦,是不是平时还能要到饭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