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永乐不迁都(1 / 2)

永乐二年,冬。

东宫之中,本该是这座宫殿主人的太子朱高炽却没有坐着,而是将主位让给了另一个人,自己站在边上侍立一侧,不敢妄动。

当然了,全天下唯一一个能让太子低头侍奉的,只有皇帝。

朱棣喝了口热茶,缓缓吐出一口带着蒸腾热气的白雾,冲朱高炽招招手:

“你身材胖大,总站在那,你不累朕都替你累得慌。坐下吧!”

朱高炽赶忙拱手行礼,随后小心坐在位置上,并无多言。

他知道,从小到大父亲最喜欢的孩子从来都不是自己,而是更像父亲的朱高煦。自己能文不能武,在父亲心里自然比不过可以冲锋陷阵的弟弟。

如今能够坐上这太子之位,虽说嫡长子的名头帮了很大的忙,可若非那玄之又玄的所谓辅导班,这太子他怕是做不了那么稳当的。

因此,越是做了太子,朱高炽越是沉稳低调,生怕自己有哪怕一点错漏便要叫人抓住把柄,连那辅导班、那位神秘先生都救不了他。

朱棣看了他一眼,道:

“宋先生对你日后的评价很高,说朕在外征战那么多年,若不是你替朕监国,朕几十年的仗打下来早就把家底给打空了。”

“看来,朕得先跟你道个谢。”

先前他只跟朱高炽说了一点点课程内容,前两天的当务之急是将国策给定下来,到了今天,朱棣才准备多说一些事情。

考卷的答案是他们一起商量的,不过,最后在试卷上填了什么内容,那就只有朱棣自己知道。

毕竟那是他的考试题目,只能由他自己来选择要在上面写什么、不写什么,朱高炽给出的只是意见,决定权还是在朱棣那儿。

今天交完卷,朱棣脑子里绷着的弦也总算是松快了些,可以跟自己这嫡长子和新立的太子多聊聊了。

闻言,朱高炽愕然又惶恐,连忙推辞:

“父皇,儿臣不过是做了些再寻常不过的,这都是分内之事,您……”

朱棣抬手打断,示意他不要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

“朕承认你做得很好,可是在历史上你很短命。”

他扫了眼儿子这身材,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他心宽体胖好,还是该说他能一整天几乎动都不动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不只是伱,咱们这一脉许多后人都有大问题,要么脑子不好,要么身子不好,有的脑子身子都不好,死的早那都是上天垂怜大明了。朕还私下里问过先生,是不是因为朕靖难,所以上天降下惩罚,叫咱家后世子孙都如此命途多舛。”

“但先生告诉朕,与其去想老天爷,不如想想自己的问题。”

“比如你——”

“太子,先生说你这身材太胖了,很容易引发诸多疾病,历史上你在四十多不到五十的年纪暴死,朕驾崩后,你即位的第二年就出事了,肯定与你这身材有关系!”

“等会儿朕会跟你东宫的人吩咐清楚,即日起,你这里甜食的份量统统减半,少吃饭,每日得去外头花园里散步最少一个时辰,等你瘦些,便同瞻基一起,重新开始习武。”

“听明白了没有?”

朱高炽汗流浃背了。

他身材又高又宽,但身上全是虚肉,几乎没什么实的,力气不如两个弟弟大,走两步都喘,许多时候出行都得靠人抬着轿辇走。

光是这散步一个时辰就够他受了,还要跟儿子一起习武,朱高炽实在有点顶不住。

倒不是说跟几岁的儿子一起习武丢人什么的。

主要是,他的嫡长子朱瞻基今年虽然才六岁,却早早地就已经开始习武识字。朱瞻基从出生起就深受父皇喜爱,所以所有功课的强度都是奔着日后当皇帝去的。

这强度放在精力旺盛的孩子身上或许只是累人,可放在如今的朱高炽身上,他既要替父皇处理政务,又要散步,又要削减甜食摄入,还要练武……

如此痛苦,还不如让他四十多岁就暴死呢!

“父皇,儿臣这身子您也知道,若是儿臣年岁小些还好,可如今事务繁忙,政事尚且多得处置不了,还要浪费时间在这,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啊。”

朱高炽顶着父亲的死亡凝视,还是硬着头皮反驳了一下。

只是这理由稍显牵强了。

朱棣呵呵冷笑:

“那你让瞻基那孩子二十七岁就没了爹,这就忙得过来了?”

“这是旨意,由不得你,朕如今还没有出去打仗,少说还有几年呢,这期间,你手里的政务朕也能做一部分,少说那没用的,把身子骨熬打好了,日后你寿终正寝,才好叫孩子坐稳江山!”

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呢。

朱高炽绝望地想起,当年自己跟弟弟在应天府读书时,皇爷爷也曾经很喜爱自己,赏赐和夸奖不断;如今,父亲很喜欢他儿子朱瞻基,时常将这孩子带在身边教养,甚至朱瞻基待在东宫和御前的时间都是对半分的。

所以即便父亲很喜欢弟弟朱高煦,也架不住前有皇爷爷后有好圣孙,只能将自己立为太子。

本觉得这是好事,结果现在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了。

正是因为要让自己这个当爹的留给瞻基一个大好江山,所以他必须得好好活着,以免儿子太年轻镇不住……

苍天啊!

他朱高炽兢兢业业一辈子,上半辈子给爹守家,下半辈子替儿子干活,现在锻炼身体都是为了以后能干更多年的活……

什么劳碌命啊!

不等朱高炽继续反驳,朱棣喝了口茶又继续说:

“除了这个,还有一件事。”

“朕决定,得定下一条规矩,日后所有皇子皇孙都必须遵守这一点。”

“皇考以马上打江山,朕这江山也是打下来的,不能让后世子孙忘了这点。如今想来,皇考当年令所有皇子去凤阳练兵这规矩就很好,朕这身本事,泰半也是那会儿才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