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划地皮,盖小楼(2 / 2)

吃过饭,杜少杰端上来提前准备好的酸梅汁,给每个人盛了一碗。这玩意消暑止渴,据说还有解酒的功能,喝起来感觉不错。

现在毕竟不是二十一世纪,新老观念的碰撞远没有结束。即便是自己小心翼翼的做事,说不定哪天就踩了雷。

杜少杰一个劲的致谢,柳莹笑着摆摆手,起身离去。

“小事,回头我让人跟你去看现场,等设计图出来你看看,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立马进场施工。”

她说目前在几个特定的区域可以划地皮盖房。当然想要好一点的位置就得找人,但对于杜少杰来说,这事也不过是冯庆松的一句话罢了。

“地道!清松,你找的这家馆子可不得了,掌勺大师傅一定是湘菜系出身的。”

两封信一封是王丽雯写来的的,还有一封信让他感到比较意外,居然是于默的。

她和冯庆松早看出来了,小伙子对不动产情有独钟,要不就不会拥有两套院子,还趁着给排水改造的机会,把两个院子都推倒重建了。

杜少杰在自己的私人厨房,接待了冯庆松和他的客人。

杜少杰当然愿意自建房了,别看现在的房屋租金不贵,但要不了两年物价就会大幅上涨,100块钱租卫校食堂?想都别想。

通完话,他去外面找地方定做了几本上档次的菜单,同时也在菜单上迎上了自己的规矩:每天只接待一桌客人,需要提前预约。

【杜氏私房菜馆】悄然开始迎客,但却不对外,暂时局限于冯庆松和柳莹等人的小圈子。

等地皮的事情办好,杜少杰再次去找了市一建的马经理。

实际上对于“突然性失明”,目前在国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当晚他就给王丽雯写了信,对方基本上保持着一个月一封信的频率,书信往来从未断过。

杜少杰也不扭捏,上来就直接干了一大杯。

柳莹没有马上走人,杜少杰给她倒了一杯酸梅汁,两人便坐在另一间干净的房间说话。

这个周末,他先打电话询问了一下柳莹的意见,然后把马子健、负责划红线的焦远请到私人厨房吃了顿饭。

杜少杰的想法很纯粹,划地皮盖房子就是用来开餐厅的。以后不管是自用或者出租都行,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冯庆松在电话里笑了起来,说道:“还真巧!过两天有一位客人到,我要请人家吃顿饭。你等我通知,务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杜少杰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寄走了信件,然后才去了春风巷。

三天后。

冯庆松来扎了一头就走了,以他目前的层次,意思到了就行,旁人也不可能要求太多。

“杜师傅,你这次准备怎么搞?”

他对于小雅的成绩不怎么担心,只要对方正常发挥,成绩就绝不会差。

王玉秀把家里的钱存在了多个储蓄所,存折都用的是化名,为啥?担心呗。好在如今存钱还未实行实名制,要不然她更睡不着觉了。

他这里的菜价比西江饭店都贵不少,主打就是专属服务。

翌日。

“临街我想盖一栋二层楼,后院用围墙围起来,地面需要硬化处理,别的就无所谓了。小楼不是用来居住的,要适合开餐厅,一楼大堂、二楼包间,厨房放在后院。”

柳莹除了表示恭喜之外,也表示近期内会有宴请活动。

杜少杰骑车带着小雅回到了春风巷的家中,老屋重盖之后,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上下水都有,夏天比住楼房都舒服。

杜少杰并不赶时间,提出来质量优先,速度上倒可以宽松一些。

之前等小雅的时候他去了一趟小吃部,临出门才有人把信件交给他,还没来及看。

杜少杰这几天来回接送,并亲自下厨给妹妹做好吃的。

戴建国的那件事情,以及局里顶不住压力而违背了承包协议的事情,都给他敲响了警钟。

虽然眨眼之间两个“万元户”没了,杜少杰依然毫不犹豫的决定开干。

这顿饭吃的很舒坦,可谓是好评如潮。

一共是五个人,冯庆松点了6菜1汤,菜品的口味偏重于湘菜。

汤菜是【瘦肉猪肝丝瓜汤】。

事情就这么顺利,搞得杜少杰都不好意思了,中午硬是拉着对方去昆仑宾馆中餐厅吃了顿饭。

他前脚进门,后脚肖建军等人就到了。

他如今手里不缺钱,当即表示很感兴趣。

马经理一听就笑了,觉得对方很有想法。

稍后,冯庆松陪着客人一起离去。

王丽雯建议梁美琴去香江看看,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不赞同远渡重洋去看病。

最后她说自己已经和于默联系好了,于默答应提供帮助。

杜少杰稍微有点失望,不过想到王丽雯的专业建议,便拆开了于默的信。(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