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6,欣赏(2 / 2)

老于自己的待遇可是清清楚楚,先不说自家买的粮食都是新鲜的,干燥的,就是街坊邻居都跟着沾光。

再者,进了粮店,买点粮食也不用排队什么的。偶尔放个人情出去,得人情的人自然心知肚明。

还有就是跟有些供销社或者肉联厂的职工拉拉关系了,还是那个事情,私下交换这种事肯定轮不到老于他们干。

但人家来买粮食,不排队,买点新鲜的。人家偶尔透露一嘴,什么什么时候供销社有希罕货,什么什么时候在屠宰场那块可以买点不要票的猪蹄猪内脏什么的。

这也就是位置不同,圈子也就不同。

如果老于还是在某些小厂扛包的,哪怕再是熟人,最多一回两回,但长期肯定不会这么照顾于家。

所以现在于母对自家这个大女婿,心理何等满意就不用说了。

要不是女婿,她家哪有现在的日子?

至于说粗粮换白面,倒不是去鸽子市换什么的。在粮店工作人员那就能换,总有几家人口多了粮食不够吃的,与其冒着风险去鸽子市换,能换给于家那是你好我好。

于父说话也说的光明正大,就是自己家大姑娘怀孕了,做爹的没本事,也只能给自家姑娘换点细粮养养身子。

这话一出,谁能有闲话?

虽然于父是个扛大包的,但粮店上下谁都不敢小看他。

毕竟于父进来粮店工作的时间卡得太巧了,正好卡在公私合营的前一刻,这要说于家后面没人指点,谁都不信。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神秘都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而于父也乐意保持这种神秘。

当然,别的供销社的,肉联厂的那些人愿意跟老于相交,是不是因为老于背后的这种神秘,谁都说不清楚。

反正这几天,于莉家的大骨头汤,猪蹄汤就没断过。于莉的小圆脸肉眼可见的大了一圈。

跟着占便宜的还有三个小的,也幸好小四合院里的风气不像老四合院那般。

总归有孩子被馋哭的,何雨柱特意托人在乡下打猎队那换了点野味,在院子里煮好了,每家每户分了一点。

自此,哪怕何家做饭再香,也没人去院外传闲话。

人情世故,哪里都是一样,都是人心换人心的事情。

只要不是遇到太奇葩的人,哪有那么多是是非非?

这段时间轧钢厂收了不少野味,吃也吃不完,几个领导就起了心思。

谁还没几个关系要走的?

首先是书记换了一只小鹿回家打打牙祭?

然后杨厂长这帮领导才纷纷动手,这下何大清可算忙昏头了,东西是好东西,但也要好厨子来料理。

去外面找厨子肯定不会,影响不好。而轧钢厂也只有何大清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所以他不忙谁忙?

何大清的为人处世,比起原剧里的傻柱,又强了不止一截。

所以认识的关系,也不是原剧里傻柱能比的。

像杨厂长这边的大领导,李主任岳父,还有段副厂长这边区里的关系,都表明了对于何大清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