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各自的立场 (三更求订阅!)(2 / 2)

朱允熥也有些意兴阑珊,说道,“行了,该说的都说了。咱们兄弟两个就这样吧,你当好你的贤王,我当好大明的皇储,这就行了。”

朱允炆恭敬行礼,忽然说道,“我没想害你。”

朱允熥就笑了起来,说道,“我也没想害你,只是不争不行。现在说这些也没用,我不至于对付老四、老五,他们到底也是我弟弟。”

说完这些,朱允熥严肃的对周围人说道,“伺候武林王当尽心竭力,但凡听到有人不恭不敬,本宫定斩不饶!”

看着一众护卫跪下,朱允熥严肃的看着郭镇,“你亲自护送武林王就藩,到达后不需急着回京复旨。一是督促王府修建,二是留心杭州士绅,三来记得演练杭州卫所。防备倭寇、整肃水师,可明白了?”

郭镇立刻跪下领旨,“臣谨遵教令。”

朱允炆带着一队人马就这么离开了应天府,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最多每年回来一次朝觐。

而朱允熥也没什么心情去惆怅,送走了朱允炆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皇宫,他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

学习、接触更多的政事,了解一些关键的信息和数字,这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在朱允熥放下手里的奏章时,张福生上前说道,“殿下,先西平侯灵柩十日后能回京。”

这也是大事,沐英的灵柩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跋涉,也要回京了。

他的葬礼、追封等等,也都要定下来才行。

朱允熥开口说道,“令礼部官员拟好丧仪规制,以王礼定制。”

张福生低眉顺目的,可是心里有些意外。本来觉得西平侯应该是追封为国公,可是太孙的意思是以王礼下葬,那就是和中山王、开平王一个级别了。

沐英的灵柩送回来了,葬礼、追封等等,自然是老朱来安排,朱允熥甚至都没有太大的建议权。

不过考虑到沐英的身份和功绩,朱允熥也确实需要祭奠。他也没打算派个人过去,还是自己亲自过去才好。

“哎,免不了又是一场伤心。”朱允熥也忍不住担心起来,“明明就是他寿辰了。”

老朱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十八日,在沐英灵柩送回来前后,那就是老朱的寿诞了。

本来按照规矩肯定是要大办寿宴,可是现在没有人敢提这件事情,老朱也根本没有心思去大办寿宴。不是因为节俭,主要是没心情。

朱允熥还没有更多的去想些事情,张福生再次过来禀报,“殿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宣。”

都习以为常了,虽然只是一个还不需要观政的皇太孙,虽然现在还处在学习阶段,可是朱允熥已经感受到了政事的繁忙。

内阁也好、军机处也罢,朱允熥现在肯定是不会提起。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老朱肯定不会允许。

他废黜相权、皇权高度集中,好不容易才将大权揽在手里。要是朱允熥这时候提起分权,肯定要被好好收拾一顿。

看来以后要做的事情又增加了,朱允熥不打算安于享乐,后世有些经验也可以借鉴。但是他更明白有些制度、政策,不能直接挪到现在的大明。

那些在后世得到了证明的政策,真的不一定符合现在大明的国情。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朱允熥默默记下。

蒋瓛入殿后行礼,“臣锦衣卫指挥所蒋瓛,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你有何事?”

蒋瓛回答说道,“殿下此前命臣收集、调查宗室及百官不法之事,臣查得一些证据,特来复命。”

看到朱允熥点头,张福生立刻上前接过蒋瓛高高举起的奏章。

朱允熥打开奏章看了几眼,忍不住说道,“宗室勋贵不法,比我想象中还要严重,看来是要杀人了啊。”

跪着的蒋瓛身子微微一抖,随即振奋起来,锦衣卫有机会再现缇骑四出、天下震动的情形了。

而张福生低头不敢流露半点表情,他在这为太孙殿下跟前服侍一段时间了,他知道这位殿下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杀伐果断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