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家事(1 / 2)

朱橚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惊喜,他是要立志成为大明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

老朱自然开心,因为他的纨绔‘小儿子’做的事情非常好。不管是治病救人,还是可以让百姓在灾荒之年多些食物,这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好事。

而朱允熥也非常的高兴,自然也就是因为他的五叔要为大明带来一些正确的科研方式,这是绝对需要支持的事情。

在吃饱喝足之后,和自家五叔好好聚了一聚,朱允熥还是要去忙其他的事情。

回到东宫,朱允熥看到了二姐朱有薇。哪怕是同父异母,这也是姐姐,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处境,自然需要对自家姐姐好好的照料一番,尤其是朱有薇的出身不够好,她是庶出。

“二姐,我这边可是准备了不少嫁妆。”朱允熥主动开口,说道,“既然你来了自然最好,一会儿让人给送过去。”

朱有薇连忙说道,“太孙太见外了,朝廷已经给了不少供用。”

“朝廷的是朝廷的,弟弟给的是弟弟给的。”朱允熥就笑着说道,“外头都说娘家有人,这也是出嫁女子的底气。”

朱有龄就连忙说道,“就是这个道理,要是娘家人都不出力,嫁出去的闺女在婆家不得给人欺负了?”

朱有薇连忙说道,“哪有这回事,我好歹也是正经的郡主。”

“那可不管,反正我总是要给姐姐送嫁。”朱允熥就说道,“说起来这两年也是二姐最为省心,我这个当弟弟的总是没有顾及到二姐。”

朱有薇连忙说道,“太孙忙着朝廷大事,再者说了我跟前的人伺候的也用心,哪里还用得着殿下多操心。”

“这不就是见外了,还说什么太孙、殿下,都不叫我名字。”朱允熥乐和和的说道,“姐姐们出嫁,我这个当弟弟的自然也是要送嫁。”

朱有薇就是又喜又怕,“允熥,让老四、老五送嫁就行。”

“老四老五?”朱允熥直接嫌弃说道,“老四老五自然也是要去送嫁,姐姐出嫁他们不去送嫁哪还行!我也想了,三个小舅子出面送嫁,我那姐夫还不得客气点?”

其实大家都明白,朱有薇是郡主,正常情况下自然是没有人敢对她不好。

可是她不是朱标嫡女,在朱标一众子女当中存在感严重不足。

郡主,她这个郡主的地位肯定比不上朱有容和朱有龄。

朱允熥就问道,“二姐是住郡主府?”

朱有龄就帮着说道,“自然是住郡主府,姐夫家里也不宽裕,还是不要一大家子人居于一处。大姑和二姑也是这么说的,要不然肯定不好过。”

朱有薇就连忙说道,“有龄言重了,真还能为难我、让我站规矩不成?”

朱有龄不服气的说道,“大姑和二姑都说你性子软,我也是这么觉得。真要是住在府里,姐夫的爹娘、弟弟妹妹,不也都要管着?”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这个姐姐性子比较软,惹了她基本上就是惹了棉花。虽然她不会真的像寻常女子那样在夫家谨小慎微,可是被欺负的宗室女子也不是没有。

“大姑和小姑说的在理,住在郡主府自在,姐夫家能帮衬就帮衬,帮衬不了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朱允熥不客气的说道,“说到底咱自家人开心了,那就行了。”

朱允熥说完就去了书房,片刻后拿了些东西走回来了。

“有些东西现在也不好给,过几年再说。”朱允熥就直接说道,“大姑、小姑以前给了我不少东西,我这一个大男人留着这些东西也不好,就给二姐添些嫁妆压压箱底。”

朱有龄和朱有薇都是在低头笑,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总是喜欢‘多此一举’。谁不知道安庆公主在东宫住了一年多,出嫁的时候恨不得将东宫搬空,哪里还会留下来些什么呢。

说到底不就是朱允熥找个理由,给自家同父异母的姐姐送些嫁妆、给些底气。

其实朱有薇也明白,她出嫁的时候肯定是以郡主之礼,这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皇太孙会不会添些嫁妆、会不会送嫁,这就是关系着她的面子和地位。要是不出面没人挑理,可是要是出面了自然会让她地位飙升,哪怕只是出面一趟也是如此。

朱允熥看向张福生,“把老四老五也给叫过来,他们也要稍微学学规矩。”

朱允熞带着朱允熙就来了,一个虚岁十一,一个虚岁六岁。

看着朱允熙白白胖胖的,朱允熥非常开心,“老五长的喜庆,以后当福王好不好?”

已经略微懂点事情的朱允熙就说道,“但凭太孙安排。”

“逗你玩呢!”朱允熥就说道,“福王,这不好算,还是要有个正经的封地才行。”

福王,倒不是朱允熥恶趣味的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个福王朱常洵,更不是什么‘福禄酒’。

至于现在的大明藩王的王爵封号,基本上都是和地名相关。这要是给了朱允熙一个福王的王爵,很多人都要觉得朱允熥是在欺负弟弟了,给了个不明不白的王爵。

朱允熥看着朱允熞,问道,“你有想要去的地方吗?”

朱允熞也好不到哪去,还是有些怕朱允熥,“但凭兄长吩咐。”

“你读书也读的不好,又没个吃苦的性子。”朱允熥忍不住头疼说道,“前几天还听说你在大本堂课上瞌睡,这倒是我的亲弟弟了,我以前也是那个德行。”

朱有龄就打趣说道,“真要是如此,父亲的名声都给你们毁了。一个两个都是这样,那还了得。我还听说了,老五最喜欢吃肉、玩闹,一听读书就要闹。”

朱允熥忍不住看向朱允熞,问道,“可是你们母妃说的?你们只管好好读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想着藏拙、自污,我和允炆闹归闹,到底是亲兄弟,更不至于牵连到你们。”

朱允熞可不敢这么想,当年二哥和三哥争的时候,他不懂事还说过狠话。而现在呢,他的母妃时常教导要谨小慎微,生怕被皇太孙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