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朱元璋暗戳戳想去土桥村(1 / 2)

第211章朱元璋暗戳戳想去土桥村

坤宁宫。

“秀英。”

说完想法后,朱元璋小心翼翼瞥视马秀英,伸手握住马秀英的手,见没反对,唇角微微上勾,笑道:“咱掰手指头数了数,咱们家,能说服混账老四,带着雄英去辽东走一遭的,非你莫属!”

可不。

要不是秀英在中间撮合他和逆子。

可能他连抱孙儿、孙女的机会也没有。

马秀英没好气把手抽出,“每次做坏人的时候,你就让我去,雍鸣和祈婳还那么小,妙云丫头能让老四离开?老四舍得离开?”

“除非……”

“除非什么,你说吧!”朱元璋黑着脸,没好气瞪了眼。

……

朱棣微微张嘴。

……

吕氏微微一福请安时,被常氏扶住。

稚嫩的童声,准时在村中响起。

夏原吉也在听到熟悉的诵读内容时,醒来。

……

竟然还有女子!

秀英会不会邀请他,他都不确定。

“什么?父皇让四弟带着雄英去辽东?”

正低头安静吃饭的夏原吉抬头,“世叔,那位李大人临走时,没有注意,拿走了一本我们多抄录的大学。”

安顿一家四口在家里住下。

哪有土桥村有趣。

朱标看了眼正在乖巧吃饭的朱雄英,笑着说:“大辽河卫的剑式肩标是四弟最先提出来的,父皇想要四弟去帮着看看情况。”

由于封锁消息,吕氏尚且不知,吕本再次吐血。

提及世侄,朱棣还是忍不住唇角抽抽。

常氏笑着摸了摸朱雄英小脑袋,眼中虽然还有担忧,却笑着冲朱标点了点头。

好嘛。

暗暗哭笑不得。

夏时敏夫妇屋内。

皇帝有独属自己的寝殿。

拉着吕氏落座后,简单寒暄几句,常氏便把话题,转移回刚才话题上,“父皇这样安排是为什么?”

见朱元璋没有直奔坤宁宫,而是去了他自己的寝殿,不由诧异。

算了,世侄就世侄吧。

吕氏按捺着满腹惊涛骇浪,从太子妃寝宫离开。

何况他之前就答应过了。

造孽!

“拜见世叔,婶子。”不等朱棣开口,夏原吉带着大弟夏元启,已经作揖行礼了。

现在又冒出一个世侄!

考完后,妙云给他详细介绍夏家两个孩子时,他就深受震惊。

朱棣回神,笑着扶起夏原吉。

‘再等等,或许明天出发去土桥村时,秀英会劝说咱一起去,以前好几次都是这样。’

他看得出,秀英是真想出去转转。

贴身侍女搀扶着,来到太子妃宫院。

“伱这算盘珠子打的,土桥村人都能听到了!”朱元璋好气又好笑瞪了眼,“你这一去,就至少是两个月,咱怎么办!”

吵归吵,但他是真离不开秀英。

饭后。

就是,为什么就不能邀请一下他呢?

一个人吃独食,不太好吧?还是不是夫妻了?

马秀英含笑瞥视,“除非老四离家期间,我去土桥村,陪妙云丫头带两个孩子,这样老四可能会同意。”

朱标安慰着。

这个时空。

秀英再也不劝说他去土桥村了!

翌日。

常氏侧头,“雄英,跟着你四叔出远门,要离开父亲和娘很长一段时间,你愿意吗?”

就开始反向‘薅羊毛’了?

笑着点点头。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我们本来想征得世叔同意,留一套世叔和婶子新编的四书五经。”

金陵城那些人,谁调查谁后悔。

吕氏眼底惊讶一闪而逝,余光看向朱雄英,‘让太孙去朱四郎身边学习?这事真成了,将来朱四郎的地位,得多么显赫?’

他认出了廖妙贤,笑着打招呼:“是夏秀才吧?快进来吧,少爷、少夫人,夏秀才来送书了。”

回到自己宫殿后。

可自从他想和老四和好了。

东宫。

吕氏坐在旁边,安静不语,竖耳听着。

既然想出去转转,那就转转吧。

夏时敏夫妇被惊醒。

这次去,又没有时间要求。

夏原吉刚成了世侄。

“谢谢世叔!”夏原吉抿唇笑了,郑重一拜。

经过朱棣家大房子时,廖妙贤打量着,“这栋房子明显是新盖的,可能是大丫家,咱们去问问。”

何况这时候,不应该去坤宁宫,送母后和雄英出宫吗?

“父皇,你这是要……”

徐妙云不知朱棣在想什么,见朱棣愣怔,悄悄拉了拉朱棣衣袖。

“你问这么多干什么,父皇换衣服,还得征询你同意,在外面等着。”朱元璋唇角抽抽。

土桥村。

他也担心。

看了眼熟睡的大弟,好奇打开窗户观看。

隔壁屋中。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辅佐过‘他们’爷孙三代人,永乐盛世、仁宣盛世的最大功臣——

“其二,让雄英和四弟试着处一处。”

毛老六一手端着一碟菜,从厨房内走出,看到夏时敏夫妇时,微微愣怔。

夏时敏一家四口,推着小板车,总算赶到了土桥村。

朱世叔和朱家婶子,即是他们一家的恩人,还是有能力的人。

朱元璋看着马秀英。

“夫妻间过日子,怎么可能不吵架。”朱元璋为自己辩解一句,摆了摆手,“算了,想去就去吧,咱先问问标儿同不同意雄英远行,要是同意,明天你就带着雄英去趟土桥村。”

肯定是师傅的客人。

杨东旭一群皮孩子,也看到了站在窗口,好奇打量他们的夏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