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确定关系(1 / 2)

乔秀六点半就到村里,把车停在村口,一会儿村民就会把菌子拿来这里卖。

除了她还有几个收野生菌的同行。

她有张齐的电话号码,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让张齐出来聊聊。

“我一会儿还有事,快点啊!”

这两年一到收茶叶和野生菌的旺季,乔秀忙的脚不沾地,吃饭的速度跟抢饭差不多,有时候半夜都在忙。

时间长了也练就了直爽干脆的性格。

时间就是金钱,没空磨磨唧唧。

张齐被父母当成累赘,像包袱一样丢给外公外婆就再也无人问津。

舅舅舅妈每次见他都对他冷嘲热讽,表哥背着外公外婆打他,小时候被村里淘气的孩子的嘲笑,学习老是吊车尾,老师不喜,因此性格自卑内向腼腆。

有喜欢的姑娘也不敢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来。

接到乔秀的电话,脸色爆红,心慌的一批。

换了两套衣服还是觉得不满意,又怕乔秀等着急了,最后匆匆换上工作服。

刘婶正在做早点,见外孙这么早就出门,连忙喊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上班,不吃早点啦?”

张齐头也不回的说:“阿秀在村口等我,我等会再回来吃。”

刘婶和老伴儿对视一眼,拿不准是有戏还是没戏。

刘婶追到院子外喊:“早点做的多,喊阿秀来家里吃点。”

“知道了外婆。”

张齐跑出家门就遇到乔伟夫妻和杨志三人在跑步。

张齐见到乔伟仿佛是见到心上人的长辈,腼腆的喊了三人一溜烟的跑远了。

乔伟纳罕:“大小伙子这么害羞。”

韩小雅失笑:“他性格本来就内向容易脸红,你又是阿秀的四叔,见到你他当然害羞了。别说,瞧着还挺有意思。”

她和乔伟都没有经历过这种见长辈忐忑不安的心情。

牛皮糖似的杨志跟在两人后面,突然出声问:“你俩,到底是谁追求谁的?”

上辈子跟乔伟吵了又和的,吵归吵,到晚年也算是无话不谈。

乔成蹊的大儿子追求一姑娘,被姑娘虐的体无完肤,受了情伤去国外留学,几年后回国两人又纠缠在一起,几分几合。

看得他们这些老家伙眼花缭乱,感慨年轻人的感情真是丰沛,心脏也真是强大。

等两小年轻结婚后,乔伟还跟他嘀咕,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还看不开,不懂下一个更好的道理。

折腾这么一大圈,最后还是结婚了,图个啥,刺激吗。

他还以为乔伟那家伙从始至终只有韩小雅一个,听他的意思是在韩小雅之前还有别人。

费了老大的劲儿才从这家伙嘴里打听到之前还谈过,都论及婚嫁了被人甩了。

虽然很不厚道,确实让他高兴了许久。

原来乔伟也有被姑娘甩了的一天。

乔伟在镇上上学的时候就有姑娘喜欢她,这家伙木讷的很,对他抛媚眼完全是抛给瞎子看,不直接挑明说喜欢他想跟他处对象,他完全感受不到姑娘们的情意。

不知伤了多少小姑娘的心。

上辈子他也问过乔伟类似的话,乔伟一口咬定是他追求韩小雅。

打死他都不信。

就这性格,绝对就不是会主动追求姑娘的人。

乔伟扭头看了眼碍眼的家伙,停下脚步,揽着韩小雅的肩哂笑:“关你屁事。”

杨志:“嘿你这人,咱们也算是半个朋友吧,我明天就走了,下一次见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事,就不能满足我这小小的好奇心。”

乔伟斜睨他:“谁跟你是半个朋友,你谁呀,我为什么要满足你的好奇心?”

杨志被他堵得哑口无言。

韩小雅乐不可支。

每天早上跑步一个小时,差不多大半个小时都在听他俩斗嘴,特有意思。

要不是杨志,她都不知道乔伟也会跟人吵架。

张齐一口气跑到村口,已有村民陆续将新鲜的菌菇背下山。

野生菌不但要新鲜,品质也决定了价格。

天不亮捡的菌子几乎都是骨朵,品质好,到太阳出来以后长的快,伞柄开大了价格就要低两三成。

“鸡枞八十一斤,两斤三两,一百八十四,牛肝菌二十五一斤,五斤六两,一百四,总共是三百二十四。

夏婶,这是三百二十五,你数数。一块就别找了,下次算。”

“行行行,下次我记不住你可得提醒我。那你忙,我走了。”夏婶乐呵呵的一些不值钱的杂菌走了。

就像果农舍不得吃好果子,捡到贵的菌子也舍不得吃要卖钱一个道理。

别看村里人每天都上山捡菌子,其实稍微贵点的菌子,除非有客人来用来招待客人,不然一年也吃不了两次。

乔秀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看货称重算账付钱,她一个人就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张齐一点忙都帮不上,想帮忙又怕帮倒忙,手足无措的站在边上。

等乔秀忙完已经七点半,眼看上班时间快到了,张齐期许的看着的乔秀:“阿秀姐。”

乔秀看他这副羞涩的小媳妇模样忍不住想笑,周围还有人有些话不好直说,笑着压低声音道:“我认真考虑过,那我们就试试几个月,合适就结婚,不合适就算了。”

张齐的眼睛骤亮,重重点头:“嗯嗯嗯。”

“去上班吧,我还得去其他地方,有什么话电话里说。”乔秀说着坐上驾驶室,跟同行们招呼一声就开车走了。

她还要去周边几个村收一圈。

其实她也可以不用这么麻烦,在村口再等两个小时,就能收够想要数量。

乔秀做生意有自己的准则。

她是本村人,若一直待在这儿,乡邻们都会把菌子卖给她,那其他同行也就不用收菌子了。

生活不易,大家都要养家糊口,自己吃肉也得给别人留点。

从乔伟身上,她看懂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给自己以及别人留点余地,且只有大家过的都好才能减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