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夺路之争(2 / 2)

他的百姓不好么,都是顶顶好的。可他们被打了,而且他答应他们的桥可能没有了。

他跑了知府那无数趟,才要到了这笔建桥的银子,知府说到处都需要银子,要他省点花,要他自己也想点办法,给他的银两按预算本就紧巴巴的。

真正修起桥才发现,无数的意外,额外要加的钱真是左边也是右边也是。他和县衙的账房想尽各种办法,从县里别的开支里省下钱来。

老百姓也善良,听说县里修桥修着修着没钱了,很多百姓来这白出工,断流填土倒石,要大量的砂石土方,青壮年用挑的,妇儒老幼没有工具了也担不动,就用肩背手扛。

他和帐房算过,全县一万多人,按土石堆填的方量算,他欠全县老百姓三万个工,就是平摊下来全县每一个人都在这工地上白干了三天。他们个个家里都不富裕,各有各的难,可几乎所有的人都来帮忙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的也多烙几张饼带来……

现在停工了,等这些工人能重新回来,要三个多月,那么整个工期无论如何在春汛来临前完不了,所有这些努力都白费了……

无数日日夜夜的期盼和付出打了水漂,县令坐在岸边,对着河水落下泪来。

县令坐在地上哭,被从凌空滑索上下来的百姓看到了。自从搭了这飞索,有胆子大的就也尝试用它过河,慢慢就越用越溜,用的人也多起来。

最初见到百姓有人用,县令找人重新加固,又在上下修了落脚的圆台和楼梯。

桥修不了了,县令坐河边抹眼泪迅速传开。县令自己都没想到,他全县去了两千人到知府大衙,要知府出面替他们县做主。

这事闹大了。

所有人都瞒着他,他一醉方休,第二天休沐,等知府派出的人突出重围找到他,他听了慌得不行赶到,差点儿跪下了才把百姓劝回去。

知府出面在周边五个县找各工种工人,来这个县支援,等于专项技术工种和力工给凑齐了。

桥重新动工开修,二千人围着知府衙门要说法,知府不敢瞒着,这事的前因后果报了上去。

文官所知的“夺路之争”大概就是这样,但这事报上去,京城收到时,轩辕昊已经不在宫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