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出发去首都(1 / 2)

春晴不后悔,顾大姐是挺后悔的,老大老二学习是不咋地,但是闺女学习还可以啊,继续让她读书,至少读完高中。

没准也能给他们考个大学回来,那雪儿,明月,晓梅她们不都考了嘛。

顾大姐觉得她们能考,自家闺女也可以。

只是怪她,没让孩子继续读书。

后悔啊!

初三的时候,顾父顾母去了一趟大洼村,去的顾建华舅舅家,带着他们俩大孙儿长意长安去的。

这大孙女孙子考上大学了,这么好的事顾母想跟哥哥嫂子们分享一下。

顾父顾母年纪大了都六十多了,哥哥嫂嫂也肯定不年轻了,都老了,七十多了。

顾父顾母年轻分家那会儿,哥哥们帮了不少忙,所以顾母每年都会让顾建华带着礼去看。

今年她跟顾父俩人想亲自去,也是带了厚礼,一家买了袋奶粉,还有鸡蛋糕等软和的,老人能吃的。

坐自行车,长意长安骑着顾父顾母坐后面。

两个舅舅家几个孩子们也都分出来过了,顾父顾母去聊了会儿,说了一下几个孙儿还有苏荷这个儿媳考上大学的事。

顾母这次不是想炫耀,她是真想找个亲人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考上大学这么好的事,两个舅爷爷给拿了红包给俩宝,顾母让俩孙儿收了,这也是俩舅爷爷的心意。

她两个哥哥嫂子,晚年还行,没病没痛的,儿子儿媳们也都挺孝顺。

这就挺好的了。

亲戚也就几家,初三这天就走完了,从初四开始,苏荷就张罗着去首都的事了。

学校是三月份报到,但得提前几天去。

大家商量了一下,打算过完元宵节就走,路上坐火车花个三四天。

也差不多,二月底到首都。

按理说这么多人一起走不用家人送也没事,不过张晨要送晓梅去首都,两口子很腻歪。

唐泽旭这个恋爱脑就不用说了,也要送,孩子就由顾二姐二姐夫看着。

唐泽言也去,直接带着闺女去,苏荷知道唐泽言要干什么,这一家子去了是不打算回来了。

听雪儿讲,年前就给红星写了信,让他帮忙找找房子,这会儿房子已经找好了,这两口子真是速度。

不过有钱办啥事都好说。

苏荷想,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唐泽言估计张罗户口的事了,孩子跟着妈妈的户口,就他一人的户口也好迁。

这事唐泽言跟他弟弟唐泽旭商量过,唐泽言的意思,“要不你也一起走得了。”

“钱啥的也够。”

这些年倒买倒卖,赚了将近三万,他们三兄妹一起分,一人一万,妹妹还未出嫁,这钱由当大哥的唐泽言拿着。

弟弟的那边不好开口,所以这钱也是由他拿着。

但钱不是他一个人的,有需要的可以拿出来用。

虽然唐泽旭很想按他大哥所说的那样做,但是不行,这钱不能放在明面上。

他大哥这次去首都,在外人看来是拿着多年工作攒的钱,去首都租房子住,等着媳妇毕业。

而他和明月在乡下,钱是有点,但没有很多。

去首都租个房,他啥也不干,带着两个孩子,他岳父岳母得操心死,也不会同意。

而且他们兄弟俩,不干活守着孩子守着媳妇租个房子住,这像话吗?

所以就跟唐泽言说,“大哥这行不通,还是让我上班攒几年钱吧,至少明面上让我攒几年。”

是的,唐泽旭这个弟弟接了哥哥唐泽言粮库的工作,他这个知青算是回城了,城市户口了。

只是吃住还是在乡下。

因为家在乡下,他的一对儿女也在乡下。

晓梅公社的工作也由她弟弟红军替了,这两个有工作的要去读大学,工作就空出来了,让家人补上了。

唐泽言觉得他弟说的也不无道理,就没再继续劝,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他想着把户口弄弄,看能不能转过来。

户口转过来,工作也好说。

他总觉得,社会要跟以前不一样了,有可能未来会让老百姓自己做生意。

对于唐泽言一家要去首都生活的事,张晨很羡慕,他也不想跟他媳妇分开,他也想去首都。

只是现在啥也没有。

这个问题他跟他媳妇儿商量过,他媳妇儿说毕业了肯定不回县城了,要留在首都工作。

然后呢,让他在这几年攒攒钱,等她毕业了,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除此也没有别的办法。

明月唐泽旭两口子聊的也差不多,也是让唐泽旭攒攒钱,等毕业了有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他们一家四口就团聚了。

苏荷顾建华两口子也聊过这个问题,苏荷既然考了首都大学,那肯定是不会再回到村里了。

孩子的户口不用担心,跟着母亲走,主要是顾建华的户口和四位老人的户口。

就是苏父苏母顾父顾母。

他们去首都了,双方父母不可能留在老家,都要带过去首都养老。

所以聊了一下,也跟明月她们差不多吧,等苏荷大学毕业了有工作了,就让她三哥找找关系,把这五人的户口迁过来。

还有顾建华不是退伍兵嘛,又在警局干了十来年,看看能不能把他工作换首都来。

不然现在过去,家里没有工作的人,吃什么喝什么呀,倒是等苏荷毕业,就算顾建华工作不好调换,家里也有个人工作,每个月有进项。

日子不用过得那么拮据。

当然这是苏荷跟顾建华探讨的。

苏荷自己想的是,等过两年国家改革开放,就开店做生意赚钱,至于做什么生意,到时候跟家人商量。

也就两年时间了。

知道妈妈要离开了,俩小宝很舍不得,这些人一直睡在苏荷身旁。

“妈妈,你走了,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啊?”妹妹长欢问。

苏荷抚摸着小闺女头发,“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哥哥长筠问,“那妈妈过完暑假,你还走吗?”

跟孩子们分开苏荷也舍不得,不过忍一时分离换家人孩子们更好的未来,她相信孩子们长大了会感谢她的。

“妈妈也跟你们一样在上学,过完暑假得去学校读书,不过寒假的时候,妈妈又回来了。”

俩小宝又问,“那妈妈你要读几年书啊?”

苏荷,“妈妈要读四年。”

俩小宝算了一下,“暑假有两个月,寒假也有两个月,一年四个月时间可以见到妈妈,四年就是16个月,差不多一年半时间。”

“还有32个月见不到妈妈。”

“唉!”

俩小宝叹了口气,有点难过啊!

苏荷,“哎呀,妈妈上学的时候会请假回来看你们啊,给你们带好多好吃的,漂亮衣服,鞋子,玩具。”

“好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