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继续脱?(2 / 2)

【有谁注意到月月记得晏哥花生过敏啊,还主动挪了菜,换我我也一整个爱上(感动)】

【我怎么感觉只有双晏和月月在拍‘恋综’,其他人都在茫然又无助的破案(狗头)】

【主要是有感的人一起做什么,都能嗑到。】

晏嘉述见江稚月耳尖被调侃的晕起粉色,笑着解围道:“等你下次手受伤了,也给你扒一碗。”

没等纪泽许回答,就听白棠轻轻‘哦?’了一声,“外面晾的衣服好像被吹掉了,我去捡起来,你们先吃。”

捕捉到话里的某些字眼,江稚月忙放下手中的竹筷,借着话题追问,“晾的是新洗的衣服吗。”

“嗯,昨天做晚餐前洗好的。”

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待收拾完碗筷后,便直奔晾晒的衣服而去。

果不其然,发现了其中晏嘉述独特又醒目的朋克风衣服。

虽然鼓槌中的细剑更像杀害老六的道具,但这样一来时间点就完全对不上了。

除非白棠知道谁是凶手,也在刻意的帮忙隐瞒。

所以该不会不明真相推理的其实只有自己吧?!

晏嘉述这究竟是个什么男女通吃的万人迷角色。

江稚月犯愁的长抒口气,隐隐觉得思路不大对劲。

这群人能够随时改变作案现场、甚至消除作案的痕迹或证据,累死也绝对投不准凶手。

而且昨晚她从进来时就觉得蛮蹊跷的,整栋别墅的样式、‘习俗’、甚至于生活习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都尤为奇怪。

于是猛然想起另一个格格不入的东西:捧着红色心脏的兔子摆件。

将一切都串连起来,似乎渐渐打开了另一个思路。

晏嘉述外套上的胸标是兔子。

白阮晚上洗漱用的发带也有兔子耳朵……

这该不会是什么暗黑童话吧。

形成了初步的猜想,江稚月便一溜烟钻进书房,解开透明玻璃罩的密码锁后、挨排看着红木柜上摆满的书籍。

最终锁定在一本花花绿绿的书上,封面赫然是几只追着蝴蝶在玩的兔子。

读完寥寥数字,全身的寒毛直接竖了起来。

[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在地上哭起来。

十兔子问他为什么哭,九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这、、好像跟他们的情况完全对得上。

白阮连咳不止、身体欠佳;晏南屿是医生;晏嘉述买药;白棠则负责别墅内做饭的一些琐事。

是惨死的老五老六,‘六兔子’是‘被抬’的陌生面孔。

继续对号入座的话,纪泽许和他弟弟就是帮凶,杀人的则是‘买药’的晏嘉述。

药引是老五的心脏。

那么开药方的晏南屿,便相当于幕后操控全局的大b。

敢情男嘉宾是真的全员恶人。

作为九兔子角色的宋时微肯定是好的,白阮好坏待定,但白棠洗衣服得举动有点可疑。

一番思考后,江稚月准备去试探下白棠,佯装毫无头绪的接近对方。

“怎么样,有找到什么线索吗,四姐。”

女生摇摇头,拨弄掉嘴角挂着的一缕黑发,齐刘海下一双眼睛尤为真挚,“你觉得呢。”

“我觉得……嘉述哥。”

她试探着边说边观察女生的表情,随即语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穿的那么朋克,一看就不好惹的样子。”

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让江稚月奇怪的联想力逗笑,白棠本有些紧张的眼睛蓦地弯出弧度,尴尬的笑笑。

没接住梗。

“对了,平时家里都是谁在用书房啊,我想看看可以吗。”

“一般是南屿哥用,不过书随便看,没问题的。”

江稚月了然的点点头。

既然书房几乎等同于晏南屿的私人空间,那他肯定清楚有关兔子的‘童话书’,如果是觉醒了自主意识、故意引其他人按故事的情节发展走呢。

那会保持兔子的习性吗。

想着,她来到楼下餐厅,从冰箱里翻出根胡萝卜洗净。

甩了甩微凉的水珠,萝卜尖尖凑到正在解锁的晏南屿嘴前、轻晃两下,“想吃不。”

晏南屿停下手中的动作,不明所以的瞧其一眼,眼神说不出的嫌弃,淡淡的声线突然有了几许波动:“把我当兔子喂?”

“逗你一下。”

江稚月撇了撇嘴,发现不知不觉中就快要到了尾声,于是召集其他人开了个最后的简短会议。

白阮的身体在一夜之间痊愈,显然是发现了药物的异常,分享时很明显的偷瞄几眼晏南屿,然后小小的踩了一下。

随即确定是真凶和帮凶的几个,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开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模式,场面堪称精简版《演员请就位》。

而铁好人的宋时微却临时倒戈、为保晏南屿和晏嘉述编了段迷惑发言,说在纪泽许的房间找到了疑似凶器的水果刀。

对方自然不承认有这种东西的存在,然后俩人当众辩论起来。

纪泽许也不清楚她没事往自己身上泼什么脏水,不悦的揉了揉头发、说话声一时稍大,结果女生就跟受了委屈一样红了眼圈。

搞得他像欺负人似的。

反过来还得展现绅士风度,离谱的先行给对方道歉。

于是催促着进入投票环节。

嘉宾们依次按年龄顺序走进投票室,等到白阮进去,宋时微趁机走到晏南屿身旁压低音量询问。

“是你暗示晏嘉述取了老五的心脏作药引对吧。”

“姐姐已经怀疑到你们身上了,不过她只有一票的行使权,不如我们一起投纪泽许吧,这样大概率能逃脱的。”

晏南屿只不感兴趣瞧她一眼,拒绝的干脆利落,“不必了。”

“我想让她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