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东林再起〔上〕(1 / 2)

四月十三日,晴。

进入四月后,沉寂许久的大明一扫数月的阴霾,捷报频传。

先是辽东的毕自肃成功保卫城池,取得了鼓舞人心的"锦州大捷",接着,漠南草原传来消息,不甘寂寞的蒙古人派人来见,请求开展互市。

自从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国家自称为汗以来,大明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全国一心”了。不只是平民百姓沉浸在朝廷的“盛世”之中,连向来高傲的宗室藩王也主动上书表示庆祝。特别是前代王朱鼎渭,他之前被天子贬为“庶民”,这次却主动请缨,请求进京面见皇帝,并赠送了许多礼物。在河南洛阳就藩的福王朱常洵可能终于“如愿以偿”,他一反常态地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土地。

受到福王的影响,同样在河南就藩的周王府和潞王府也纷纷大方捐款。一时之间,京城的茶馆酒肆人潮涌动,说书人整天口沫横飞,备受追捧。有的听众喜欢听辽东战争的故事,有的对宗室藩王的“传闻趣事”感兴趣,还有的关注朝廷内外的风吹草动...

起初,这些说书人确实心怀忐忑,毕竟大明虽然风气开放,但涉及高贵的宗室藩王,难免会有触犯忌讳的风险,所以他们尽量只说些好听的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没有人来找麻烦,甚至五城兵马司的差役有时还会帮忙维持秩序,于是他们彻底安心下来,讲述的内容也越来越大胆,赚得盆满钵满。

造成这种“盛况”的原因,除了大明一贯的言论自由,还有一个原因是拖延已久的辽东封赏终于公之于众。正如百姓预料的那样,信任武人的天子再次打开内库,对有功将士大肆封赏,对阵亡的将士也给予丰厚的抚恤。然而,百姓关注的辽东巡抚毕自肃并未如预期般晋升,只是得到了一些白银的赏赐,追封了他的父母,让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