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世民出巡洛阳(2 / 2)

“你们收割好的庄稼,准备运往哪里储存?”李世民继续问。

“今年官府把隋朝时期的含嘉仓修缮启用了,通知百姓将税粮缴到含嘉仓。”老农回答道。

“听说你们这来了一位窦都督,此人在当地的政声如何?”

“此人严苛峻法,当地不良少年怕被他严惩,都不敢在乡里游手好闲,跑到外地躲避了。”老农老师回应。

“你认为这位窦都督,是管得严厉好,还是宽松好?”李世民在打破砂锅问到底。

“老翁我不懂得大道理,只知道老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官府教育百姓勤劳耕地是没错的。”老农想了一下回答。

“叨扰老翁多时了,多谢!”李世民点头称谢后,携大家策马扬鞭而去。

老农疑惑地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心想刚才问话之人仪表堂堂,感觉应是一个大官。

李世民一行来到洛阳后,直奔都督府。窦轨听说李世民驾到,慌忙出府门口迎接。见面后就要伏地跪拜,李世民马上双手拉着他说:“窦都督,免礼。”窦都督与诸位大臣相互行礼,当看到袁天纲时,窦轨拍着袁天纲的肩头,笑着说:“乾道,三年长安一别,今日总算见面了。”

“你们以前认识?”李世民奇怪地问。

“三年前曾在长安偶遇而已。”窦轨与袁天纲两人的眼神交汇一下,窦轨就没有细说看相之事,搪塞而过。

“窦都督,朕就不在都督府里歇息了,听说含嘉仓已经修缮启用了,带朕去看看。”李世民对窦轨说道。

“诺!”窦轨回应后,也准备好一匹马,带着大家向含嘉仓而去。

含嘉仓位于洛阳城北,距离都督府仅五里路,一眨眼功夫就到了。

一到含嘉仓,只见仓门前车水马龙,都是全国各地州县正仓转运来的粮食。走进粮仓,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大仓。仓城东西长约600步,南北宽约700步,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目前仓里已储存有200万石以上,仓外还有源源不断地粮车往里拉。

“甚好!甚好!”李世民看到含嘉仓如此丰盛景象,赞不绝口。

“窦都督,这次你立下大功一件!有了这些粮食,再加上朕通过互市及在军马牧蓄养的数十万军马,可谓是粮马充足,有了与突厥人一战的本钱!”李世民自信满满地说。

“为君主分忧,是做臣子的本份!微臣曾跟随圣上征战沙场多年,知道圣上心里想着什么。”窦轨看着李世民今日高兴,乘机表表忠心。

“甚好!这次来洛阳不虚此行!洛阳是朕打天下的龙兴之地,也将是朕打突厥稳定的大后方。”李世民说着,转头看着袁天纲,问询道:

“袁爱卿,上次朕就想打突厥,你给占了个未济卦,劝朕时机未到。又给朕占了个贲卦,说是等待突厥人内部局势大变,就抓住机会一举灭之。请问等待何时?”李世民又继续追问。

“最多一年有余,时机一到,圣上就可以打突厥了。”袁天纲熟读资治通鉴,了解贞观三年大唐军队打突厥的历史,于是非常肯定地回答。

“甚好!甚好!记住你今日所说的,如果一语成谶,朕必重赏诸位!走,回都督府,今晚我们君臣畅饮,不醉不归!”诸位听罢,均大声称好!

是夜,一群君臣在洛阳都督府开怀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