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使西突厥(2 / 2)

李婉顺深情地看着袁天纲,然后上前行个礼,说道:“多谢袁郎为我考虑!是啊,与李承文长安一别,现在他已十岁了,我夜里魂思梦想他,谢谢袁郎的成全。”

三日后,也就是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七月十二日,袁天纲手持旌节,带领十余飞骑,押运着十只背负给西突厥国礼的骆驼,一行离开长安时,高淑行、刘应道两人亲自送行至十里长亭处,依依不舍地望着袁天纲、李婉顺他们渐渐远去。在飞骑队伍中,李婉顺女扮男装,身穿飞骑戎装紧随袁天纲。路上骑马走了一个月余,在一日晚霞西下时刻,来到大唐的边关──玉门关。

袁天纲看着玉门关箭楼,不由地内心感慨道:“西出阳关无故人”,于是,命令使者队伍停顿下来,在玉门关驿站休憩,待次日清晨再出关。

夜里戌时,玉门关守将王翔特地来到驿站,宴请袁天纲一行。

在晚餐中,袁天纲特意向王翔打听去年玄奘法师过关之事。

王翔于是就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是有玄奘法师带着一个九岁小沙弥路过玉门关。因大唐封闭边境,末将承命不允许任何人出入玉门关。玄奘师徒二人就偷渡八十里,到了玉门关外第一座烽火台──白墩子。天黑时,玄奘二人去烽火台的西边取水时,结果被守军发现并抓获。”

听闻王翔一说到玄奘师徒被抓获时,袁天纲及李婉顺的心脏都卡到嗓子眼了。他们清楚,王翔说跟随玄奘法师的小沙弥,就是李承文!玄奘他们虽然已安全到达高昌国,但还是为他们的一路惊险而担忧。

王翔继续说着:“末将正好在那烽火台巡视,因自己也是一位佛教徒,早就听闻玄奘法师大德,就对玄奘说:弟子幸运遇上师傅,怎敢不帮助师傅渡过难关?等明天我亲自送您出关。

第二日,末将让人备足了干粮和水,亲自送了十多里,说:这条路可直达第四烽火台,那里的烽帅叫王伯陇,是我的部下,又和我是本家,为人和善一心向佛。法师到了那里可说是弟子请你去的,他必会优待你。说完,我与玄奘师徒洒泪而别。

听说玄奘法师他们到了第四烽火台,那里的烽帅王伯陇得知是末将遣来的僧人,格外款待。第二日以更大的皮囊装水和干粮相送。离开烽火台便进入了莫贺延碛。”

听罢王翔说玄奘师徒已安全出玉门关,袁天纲与李婉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于是,袁天纲端起酒樽,感激地说道:“王将军,玄奘法师是本官的好友,多谢将军的鼎力相助,让我来敬将军一樽酒。”

王翔马上谢道:“袁少卿,末将只是为玄奘法师一心西行求佛法的赤诚之心而感动,略尽微薄之力而已,何足挂齿!”

于是,袁天纲与守将王翔在食席间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