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妃册立礼(1 / 2)

李世民按照大唐册立太子妃的礼仪,派遣礼部册礼使到罗山令王仁佑府邸,按照唐代“纳采、问名、纳吉、内征、告期”礼仪走完流程后,宣读《册皇太子王妃诏》:

“贞观十七年七月初六,皇帝诏曰:天下之本,实在于元良;人伦之瑞,是先于内侧。罗山令王仁佑次女王氏,配德元良,必俟邦媛;门袭轩冕,家传义方;柔顺表质,幽闲成性;训彰图史,誉流邦国;正位储闱,实惟朝典。是用册尔为皇太子妃,所司备礼册命。”

十月初五,太子妃王玉燕的府第门外右侧设置册礼使位置,举起册桉;在册礼使的后面设置太子新郎位置;北衙禁军率领仪仗队的位置在其后;在府门南侧设置女方家人位置。

十月初六,皇太子李治身穿衮冕走出东宫,坐上金辂车,当车驾到承天门前,走下金辂车,步行到太极殿外,中书令房玄龄高喊道:“请太极殿戒严。”

群臣们都站在太极殿外迎接李治,然后簇拥着李治进殿就位。

房玄龄高喊道:“请圣上进殿。”

李世民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御舆从太极殿西房进入,李世民进殿后坐上御座。李治目不转睛地看着武媚娘紧跟李世民身后进殿,武媚娘也盯了李治一眼,两人目光交织在一起,隔空相望。

典仪高喊:“行拜伏礼。”李治率领群臣起身行拜伏礼,然后就坐。

典仪高喊:“再行拜伏礼。”李治率领群臣又起身行拜伏礼,然后就坐。

尚食依次分别给圣上、皇太子及群臣斟酒,然后尚食又分别将脯醢依次放置在圣上、皇太子及群臣的食席上。

皇太子李治起身,亲自左手执酒樽,右手拿着脯醢盘,放置在笾、豆器皿之间,然后向其祭拜。

祭拜完毕,皇太子李治走到御座前站立,李世民诏命:

“往迎余相,承我宗事,最帅以敬。”

(意思是:皇太子李治,你去迎娶太子妃,希望你能以恭敬地态度对待家庭与国家的责任。)

李治回答道:“臣谨奉诏命。”于是向李世民行拜伏礼后,走出太极殿门。

典仪高喊:“行拜伏礼。”群臣起身行拜伏礼,然后依次走出太极殿。

中书令岑文本高喊:“礼毕”。

然后,皇太子李治坐上金辂车,率领着迎亲队伍,鼓乐震天,一路行进到王府门前西侧。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高喊:“请下金辂车。”于是,金辂车停下来,李治下车。

这时,太子妃王氏身穿褕翟衣,头戴花钗,站立在王府的东房外;王夫人站立在王府门前南侧;王仁佑身穿公服走出厅堂,站立于厅堂前。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高喊:“请就位”。皇太子李治站立在府门的右侧。

皇太子李治说道:“以兹初昏,皇太子治奉制承命。”

于志宁向皇太子李治行拜伏礼,然后起身站立,向太子妃家傧客告知皇太子到府的消息,傧客进入府中禀报。

王人佑说道:“有请皇太子。”

然后,傧客走出王府,向于志宁禀报后,再进入王府,引导王仁佑走出府门,在府门外东侧迎接皇太子李治,向皇太子李治行礼,李治回礼。

王仁佑向皇太子李治行礼,请他先进入王府,然后傧客将一只大雁交给于志宁,于志宁再转交皇太子李治,李治手执这只大雁走到王府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