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京都琐事(2 / 2)

回到莒县的玉雪先参加了学校的毕业考试,当然还是满分,就这样,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玉雪最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接下来就该上初中了呀。

市场项目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下一步就是招商了,这段时间白敬苇和县委的项目小组天天开会商讨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

这天晚上白敬苇跟玉雪汇报他们开会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可以先请电视台开个专题节目《走出去带进来》来介绍我们的批发市场;其次我们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上用大字打广告,广告我们批发市场的优惠条件;最后我们还要帮助市场业主选择他们的经营产品,为他们提供货源,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几个区,比如粮油区、水果区、蔬菜区、服装区、鞋帽区、日用品区等等。

玉雪一边啃着寿山上种的西瓜,一边听白敬苇汇报工作,寿山上生产的西瓜就是甜。

“三叔,先留几个摊位,一个给大伯母批发粮油,一个给玉青爷爷奶奶批发水果,一个给爷爷奶奶批发我们自己工厂生产的食品。市场的优惠条件可以是第一年租金全免,第二年租金减半,第三年就全交,三年后如果购买摊位,我们可以在随行就市,不过前两年要交管理费每年100元,全市场共有5000多个摊位,有1000多间门面房,如果租的人数够多,单单管理费就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真是不算则已,一算惊人,现在就只等着看这市场吸引人流的能力了。

“还有,不要仅在县电视台播放,还要放到市、省、全国电视台上去播放,用钱砸开引流的大门,咱们现在不怕别人知道市场的存在,就怕知道的人太少。”听了玉雪的话,白敬苇感觉自己茅塞顿开,第二天就跟县委工作组接洽安排各项事宜。

一个月的宣传铺天盖地,事实证明他们的方法用对了,批发市场这棵大梧桐终于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凤凰,尤其是深市的批发市场简直是一场大地震,深市的那些老板几乎将自己产品的一半都搬到了莒县,深市在南方,莒县在北方,两地相距几千里,他们这些人就从这个距离差上,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再加上批发市场的福利政策,还有政府的扶持,谁会傻得错过这么好的挣钱机会,慢慢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兴起,各种小吃店、小旅馆、零食摊子、点心铺子等等,也在市场周围悄然出现,这些散户是莒县的老百姓,以东巷村西巷村居多,一时之间,两村子出现了村中人人都做小买卖的局面,到现在为止,西巷村的人才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真是有舍才有得。

迎着朝阳,走向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