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决定北上幽州(1 / 2)

司空黄琬站出来说道:“陛下,我等虽然出了洛阳城,然天下十三州除去司隶州之后,剩下十二州我们能选择的非常少。”

接着一位大臣出来说道。:“臣认为冀州虽然富饶,但地处中原,群雄割据,局势复杂,难以立足。兖州同样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但同样也因此成为群雄争夺之地,战乱频繁。”

又一位年老的大臣跟着出来附和道:“徐州地广人稀,资源非常匮乏。青州多山地,交通不便,且是黄巾贼最肆虐的一州。荆州虽富饶,却四面受敌。扬州繁荣,江南之地,多丘陵沼泽,不利于行军。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偏安一隅,但由于跟我们处的方向相反,也无法前去,故意排除此一州。凉州,地处边陲,天气恶劣,且是董卓的发源地。交州偏远,文化落后。

剩下的幽并二州。并州多山地,地势险要,可为军事要地,但离洛阳太近,董卓可以随时来攻。

而幽州地广人稀,发展边境贸易,虽可获利,却耗费时日。

刘辩发现除了幽并二州,其他州都是缺点大于优点。优点虽好,但相比于缺点,刘辩前往的话,发展绝对十分受限。

荀攸这时候站出来说道:“相比于幽并二州的缺点,幽并二州的优点又明显大了很多,并州境内有许多河流,灌溉便利利于农业发展,陛下若能在此地励精图治,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且由于吕布杀死丁原后投降了董卓,并州军人在洛阳。并州没有剩下太多强势的势力,陛下收复相对容易。”

王猛站出来说道:“相对于并州随时可能董卓会被攻打,幽州较为偏远,则没有此处顾虑。且幽州牧刘虞与陛乃是宗亲关系,陛下前往此地发展,必将顺利”

刘辩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暗自思索,他明白每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必须权衡利弊,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刘辩沉思片刻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前往幽州。”

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

刘辩深知前往幽州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许多困难等待着他,但他有信心,在大臣的辅佐下一定能够重振汉室。

幽州牧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相较于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西汉,刘虞与刘辩之间血脉更亲近的不是一点。

刘辩想了一会儿说:“孟德啊,这个征兵呢,一定要严格把关,那些登记的人一定要把前来征兵并合格的人在征兵册上一定要写好,有家人的家庭住址一定要详细,毕竟士兵的军饷后面是要发给他们家人的,凡是入伍成功的士兵,提前发半个月的安家饷和5斤粮食。”

曹操出来回答道:“微臣遵旨,臣一定会将这些让人告诉每一个征兵点的登记官,让他们登记好。”

刘辩听到曹操这么说,放下心来,于是让当众人散会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河内郡官府在整个河内郡及周边地区广泛张贴招兵告示,详细说明了招兵的条件和待遇,告示中明确表示成功入伍者将提前获得半个月的安家饷,并且每人还将得到5斤粮食,为了确保信息能够传达每一个角落,官府还派人在各个村庄及时和交通要道上进行宣传。

很快整个征兵的消息便传到了整个河内郡,就连河内郡周围的一些县城都有人知道了。

河东郡紧挨着河内郡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清风村,当一些村民听到从河内郡那边办事回来的一名中年人说,皇帝在河内郡招兵,并且每个县城甚至大一点的村镇都有招兵点,并且成功入伍者还能获得半个月的安家饷和5斤粮食。

人群中一名名叫王强的年轻人,突然站出来说道:“宋叔,你说的是真的吗?现在还有招兵提前给发半个月的安家饷还有粮食,宋叔,你不会是被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