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回京诸事(1 / 2)

贾珍的套路很老套,但是效果很好。不过一个他受用过的丫鬟,就给小安落下了水。

没提任何要求,但这才是桂香最不能容忍的。有小安的把柄在手,就是个隐患。

“如何处置小安,你看着办。”贾琏怕自己不忍心,把事情丢给桂香处置。

“一个女人都没抗住,不能留了!”桂香非常的果断,真不是狠心。现实就是这样,你不狠心一点,将来必受其害。对于桂香而言,贾琏就是她未来的一切,容不得半点疏忽。

贾琏听了倒是稍稍的不忍,犹豫了一下,有点心虚的低声道:“让他父母接回去吧,再拿二十两银子,以后做点小买卖谋生。”

桂香看着贾琏,很想劝一句,最终还是联想到自身,如果我犯错了,是不是也会希望二爷能仁厚一点,不要赶尽杀绝呢?于是桂香没劝:“是,婢子遵命。”

回头等贾琏出门去了吏部,桂香来到前院,小安见了桂香,眼里露出希望的眼神。

“照我的意思,给你父母一点烧埋银子,事情就算结了。可是二爷心善,让你父母来接你回去,还让我给二十两银子,回去你好做点小买卖为生。”桂香冷冷的说着,小安眼里的希望渐渐的散去,失望一闪而过后,露出的是深深的惭愧之色。

小安挣扎着从床上下来,冲着贾琏住处连连磕头,口中道:“谢二爷开恩,……。”

桂香也有点不忍心,闭上眼睛,平息了情绪后才开口:“安心养伤吧。”

贾琏先去了吏部,正常的走程序销假,一切顺利,得到了吏部负责官员的回话,三天后来吏部等回执,拿新的告身。对前途没有太多担心的贾琏,并没有提前使钱。

怎么说呢,贾琏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要等更进一步的消息。

薛家在京城也是有老宅的,贾琏拿着地址找过去,开门一看居然是薛蟠站门口傻笑。

进门的贾琏给他后脑勺一个巴掌,笑骂:“搞什么名堂?一个人来京城,安全问题不说,你也不嫌旅途无聊?跟我一道走不好么?”

薛蟠笑嘻嘻的请贾琏入内,边走边解释:“事关薛家未来几十年的兴旺,小弟不放心。这一路只想着赶路,早点来京城准备好一切。再说了,这不是还带着两个通房么?”

贾琏看看这厮的大脑袋,很想问一句:你确定自带的家伙管用?这才多大一点?

算了,这厮看着沉稳了许多,想必之前的教育发挥了点作用。

人在成长的某些阶段,还是需要正确引导的。很明显,薛姨妈除了溺爱,很难起到太多作用。贾琏不一样,他的出现在薛蟠的心目中,顿时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薛蟠觉得读书肯定不行了,但是把家业做好,也能让贾琏高看一眼不是?

很明显,贾琏表现出来的随意和亲切,让薛蟠很是享受。觉得自己一定是作对了,才会得到贾琏如此对待。

“做挺好,京城不是金陵,这里汇聚了天下最多的官员,最多的权贵。出门在外,谨记一定要低调。不惹事,但有人欺负伱,报我的名号。”贾琏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原著中的薛蟠,那就是个只管惹事,不管收拾,自私到极点的混蛋。

“琏哥放心,我记住了。”薛蟠小心翼翼的微调了一下称呼,显得更亲热一点。发现贾琏并不在意,觉得自己又作对了。

“行了,我就是来看看,等几天我带你去见能办事的人。要是家里待不住,你去寻贾蓉,让他带着你在京城玩耍。”贾琏还是不放心,毕竟这家伙劣迹斑斑,得找人看着他。

薛蟠笑着应下道:“琏哥放心,我家在京师也有铺子,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学着看账本。”

贾琏满意的点点头,薛蟠亲自来是有好处的。很多事情有薛蟠在,可以直接拍板,不用等着下面的管事上报,来回折腾耽误时间。

出了薛家老宅,登车往夏同学住所去。事先没通知,只能先递拜帖,等对方回话约时间。

夏同学不在家,管家告知人去户部上值,晚间才回来。

贾琏没多问,留下拜帖告辞走人,时间近中午了,贾琏回家吃饭。这年月,外客登门拜访最好是上午去,下午登门会显得失礼,当然自家人就没这讲究。

到家的贾琏才知道,今天来了两波访客,这会都在书房里喝茶等着呢。

贾琏赶紧入内,见到李冬、林平、吴安中三人,这哥仨正聊的开心呢,年轻人,都是同年,三言两语就能找到共同话题,很容易拉近关系。

“抱歉抱歉,去一趟吏部销假,又办了点私事,耽误了时间,怠慢了各位仁兄。”贾琏一本正经的样子,林平正要起身回礼,却见吴安中笑嘻嘻的坐着不动道:“知道错就好,今天我们就是来吃大户的,你看着办。”

贾琏见他这样,忍不住贴脸开大:“哟,这不是三甲同年吴前辈么?怎么好劳您大驾登门来访,要不您先回去,我订好酒席给您送上门去?”

吴安中坐不住了,起身跳脚道:“三甲怎么了?同进士也是进士。哼哼,若不是殿试……。”

声音越说越低,主要还是心虚,其实吴安中会试成绩在中游,殿试有希望往前冲一冲的。结果被那道题目坑惨了,拼命的搜刮记忆,才从看过的书里找了一些内容拿出来做文章。结果可想而知,四书五经要是能指导经济活动,那真是老天不开眼。

相比之下,李冬能列二甲,主要是受了贾琏的影响。平时接触时,贾琏也不少针砭实事,提出一些观点,李冬记住后,用在了殿试上。

三人被吴安中的样子逗乐了,纷纷哈哈大笑,贾琏上前,按下李冬作揖的手,一个狠狠的拥抱,使劲拍拍肩膀道:“你我是兄弟,这才是兄弟之礼。”完了对林平与吴安中抱手,区别对待的很明显,吴安中很是眼红,却也没说啥,毕竟他之前表现不佳,慢慢拉近关系吧。

贾琏吩咐摆席置酒,热情的招呼三人上座。

席间各自说起最近的事情,李冬那边自然是又给门砸了,换了个进士及第的门楣。如今的李家全族,都指望李冬一个人带飞。家家户户都想把闺女塞给李冬做丫鬟,要不是李母拦着,根本压不住。李冬那边还有个好消息,媳妇有了。

贾琏听了忍不住表达了嫉妒,并约定,无论是儿子还是姑娘,干爹预定了。

林平的情况要复杂一些,老家那边的族人缓和了关系,但怎么讲呢?很难恢复到当初了,毕竟林平出事的时候,只有他老母一人在奔波求助,族人并没有伸手。

林平虽然能理解族人心中的畏惧,却不能消除心中芥蒂。于是选择了搬到京城租房住,老家的房子托给族人照顾,借口也很好找,要在京城六部观政,以后外放了,也要带着母亲一起去。至于族人投献的田,林平有选择的收了一些,一点都不收不行,祖坟还是要进的。

说起在京期间,林平还说了个事情,坐师李清帮着提了一门亲事,林母答应了。下个月就成亲,特请贾琏届时赴宴。这个事情贾琏自然是表达了恭喜,李清的善意,林平没有拒绝的底气。

吴安中的情况就比较简单了,回乡省亲,光宗耀祖一番回京,他比贾琏早回来三天。这次回来,被爹娘逼着把媳妇带上了,从此自由没有了。说到这事,吴安中很是感伤的回忆,当初上榜之后,一干同年在京城的粉红地逍遥快活的日子。

贾琏见不得这厮嘚瑟,幽幽的提醒一句;“朝廷有法度,官员不得女昌。我建议你还是收敛一点,免得被龙禁尉请去喝茶,到时候罚款五十两起步,我可没银子赎人。”

吴安中再次跳脚,指着贾琏道:“你你你……,哼,风流韵事,粗俗!”

读书人携妓而游是有传统的,自称是雅事!只不过他们掌握了话语权,黑的说成白的。

这一点,民-国八大胡同的姐儿们,最有发言权。

“看在师娘和未曾谋面的嫂子份上,我不跟你计较!”贾琏笑嘻嘻的加大打击力度。

吴安中被打击后很是沮丧:“唉,今后便是外放为官,也要带着媳妇上任。”

总之,就是不能浪了!对于吴安中而言,不能浪的人生,失去了太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