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校园(1 / 1)

脚印浅浅 大道独行AK 1542 字 1个月前

公交车运行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售票员终于报出了下站,是御道街,我和白同学把该提和背的行李,都准备好。车从向东走的主干道上右转,进了一条往南的道路,穿过茂密的树林,终于在一处凹进去的空隙处,停了下来。

售票员声音紧跟着响起来:“御道街到了,下车的同志,请带齐自己物品,小心下车!”。

下了车,我还回头注视了一下俊秀美丽的女售票员,对她一路的辛苦,投以尊敬的注目礼,南京售票员有礼貌,素质高。随后公交车启动走了,这一刻,马路对面一圈带孔的砖墙吸引住了我。它,矗立在苍松翠柏的后面,墙高有两米多,在墙的下面,是半腿高的植被坛,与墙面浑然一起的延伸向两边,院里的那里面想必就是南京航空学院了。走上马路,到另外一边,大约再往回走了三十米左右,就看到了学校的大门。

大门,伸缩在柏树的后面,在大通道上,过了斑马线,可以到对面的一个生活小区,当时人来人往。后来才知道,学校大门马路的对面,是学校教工的生活小区。想象中,学校大门应该是宽敞而豁亮,但到了学校大门口跟前,觉得极小,而又古老,说古,倒像是庙宇围墙的门楼,也有点象山西乔家大院的大门,只是稍微宽了些,在进门的左手,还有个一米多宽带防盗的钢筋铁门,铁门的再后面,是门卫的值班室,有门卫在站立值班。整个门楼,蓝色为主,琉璃瓦为黄色,中间点缀着红的色,在门的南侧,挂着“南京航空学院”白底黑字的竖牌,很不起眼。心中觉得很是惊奇,偌大一个学院大学,咋有如此的寒颤小气的“大”门。等后来过了很久,才知道,这个西门本不是学校的正门,正宗学院大门是北门,那里沿街是中山东路,而且有高大的横门楼,和“南京航空学院”六个红色横大字。当时,教工学院生活区在西面,这里往南不远,再西拐就是瑞金路,那里街面店铺较多,这个区域有比较大的瑞金路百货商场,较繁华,走西门的人多了,就成了“正”门了。

我进入学校时,已经是太阳跌窝的时候了,学校里进出西门的同学和教工不少。进了西门,往东是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笔直的伸向学院的东面。在马路的南面,从进门往东,第一个往南岔道口是钢筋围栏的一条小路,通向学院的医院。马路再往东,有一千米长的钢筋围栏,屹立在整条马路的南面,进了中间的一个大的空豁口,硕大的露天运动场地,就展现在你的面前,而在靠近马路的铁围栏里,竖排着几块挂着标准网子的水泥排球场地,在水泥场地的南面,是一排高大的树木,树木的南面,是绿荫标准足球场,足球场地外围,是石沫灰伴着细沙的环形跑道。再往东,有条小河从南到北流经学院,小河上有座带石围栏的简易小桥,往东快要过小桥的西南角,是一块排球场地大的地方,为学院户外器械活动区,那里有单双杠、跳远沙坑等,再紧挨的南面,也就是足球场地的东北角,有座一层楼的房子,里面是存放器械,和体育系教研室;过了小桥的南面,是三块标准的水泥篮球场地,在篮球场地的南面,是用砖墙围着的一个露天院子,在院子的东北角上,有个小铁门,里面是学院露天游泳场。沿马路再往里,就是学院生活区域了,在篮球场地围栏的东侧,往两排高大树木夹道,直接通往学院南面的洗澡堂;在澡堂的东侧,和主干道南面是坐两千多平米的平顶建筑,临东西干道,开两扇大门,并在东西把头,各还有一扇大门,这就是院的第二食堂,他的对面是第一食堂,规模相当,对称这面,也开着正相对的大门;再往东,是座高二层带高拱起的建筑,纵向南北排列,北门临这条东西干道,东西各有一个大门,这栋建筑,是学院的多功能礼堂,平时全员开会、文艺活动、放映电影和周末舞会等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再往东,在马路的两边各横排两座六层高楼,当然,在南北各向的纵深,还有五栋同样的楼房,这里,就是全院男生宿舍楼;再往东,在马路的南面依次往南,是一层的一排平房,为学院的后勤管理区。在马路北对称的平房。是学院的小卖铺。和些仓库存放点,中间就是学院的东门,这个东门的宽度。可以任由两辆汽车并行通过,铁丝网做成对开大门,从东面,就可出了学院的东大门,当时,在学院围墙外面,南北方向是条小胡同式小马路,出了东门跨过小路,学院的学生实习工厂在那里,这是后话不提。

另外,进西门的北侧,有条小路通向学院的北区,在小路的东面,也就是排球对面马路北侧是块空地,空地的后面,当时正在建造学院的室内体育馆,主体建筑刚完工,正在做室内装修,是学院比较宏伟的高大建筑,据说,内有标准室内篮球场地、健身房、体操馆、室内乒乓和羽毛球场地等,虽然没有完工,但四层高,四角翘起,和临近马路的两层多级台阶,甚是气魄。过了体育馆往东,有条往北的小道,通向教学区,在小道的东面有块空地,临东西主干道是和对面排球对称的四块水泥篮球场地,在篮球场地的北面,是东西南三面一米五左右铁围栏,围成一块小的绿荫足球场地,据说平时用作武术、室外体育足球等的教学。它北边,是高大的树木林和竹林,在树林的北面,是教学区。在这块空旷活动场地的东侧,是一条另外的大道,和东西主干道在这里形成丁字形交叉,两边高大树木,夹着宽阔水泥大道,笔直通往北面,几十年的树,高有十几米,排在马路的两边,中间形成了一条阴凉的通道,人在中间走,仰望看不到空旷的蓝天。在距南北大道东侧十几米,和距东西大道五十米远处,屹立着四层高,长方体平顶一座建筑,这便是学校的图书馆,它和体育馆隔着小足球场地,对称而望,体育馆南面,是块草坪。临近东西干道,有四块同样的水泥篮球场地。图书馆的东侧,也就是南北小溪的西面,有条小路,南北方向和东西主干道相通,在小溪的西面,是一排南北方向的平房,是当时的临时乒乓球馆,和学生实习的场所。小溪的东面,有条小路往北就是女生宿舍、学院研究生院和宿舍区,再东面,就是学院的二号食堂,和对面的一号食堂对称相望,顺便提句,两个食堂平日周六晚上,兼做学院当时免费舞厅使用,供全院师生免费开放,在二号食堂内的西面,有块单独隔开的房间,是收费的舞厅,只要付费凭票,都可以使用。在学院体育馆、图书馆的背面,是块足球场地那么大,东西长,南北宽的学校花园,四周用带孔马赛克围墙封闭,东西南北中间,都各有一个孔拱起的圆门,花园的中央,是形的喷水池,北侧是假山造型,在园子的东南角,是区区折折水泥外贴马赛克的凉亭,里面有木质的靠栏坐凳、也有石桌和石凳等,园子四个脚,都是竹林点缀期间,弯道曲曲,间会分布着一些石桌和石凳,另外,里面在通往各门的小道上,还分布着一些靠背的长椅子,供休息和小憩,里面松软的厚厚草坪,和喷池四周的各种鲜花,以及点缀其中的松树,是园子里的主角。在花园的北面、小溪水的西岸以西,学院西和北墙以内的区域,分布着从一到十四号高高低低的楼房,这里,是学院的教学区和实验、科研区,在众多的教学楼周围的东西南北方向上,都是纵横交错的水泥小道,小道两边和教学楼的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和各种灌木、花草,非常干净、清新和安逸。满眼的绿色,建筑的主基调,都是白色中点缀着蓝色马赛克,当然,也有老式的拱脊红瓦,并没有感觉到凌乱,反而是新旧互衬,错落有致。

所以总体上,南京航空学院在我的心目中的四年,布局变化不大,它的基本格局,以丁字形状的大路贯穿全院。以图书馆、花园为中心区,东区为生活和娱乐活动区、北区为教学和科研区、南区全部和西、中区部分为运动、医疗区。如果从空中俯视,学院近似为是正宗的正方形区域,各功能区分布合理,而又不凌乱,各建筑走向端南正北,绿化、植被丰富,而且点缀繁茂。进入学院这样的环境,给我是安逸、清静和神圣的,这是我初次报到时候,就升腾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