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姜太公钓鱼(1 / 2)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大地,如同金色的绸缎轻轻铺展。

在这样的景象下,一辆马车悄然无息的驰入了西岐境地。

坐在车中的正是西伯侯姬昌,他身着一袭深紫色的长袍,面容沉静而威严。

在他的身侧,坐着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那便是散宜生。

散宜生微微撩起车帘的一角,目光穿过细缝,扫视着车外的景色。

“车夫,我们目前走到了何处?”

散宜生轻声询问,声音中透露着对行程的关注。

车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他手中稳稳地握着缰绳,目光坚毅地注视着前方。

听到散宜生的问话,他转过头来,微微欠身回答道:

“回禀大人,我们已经进入了西岐境地,再往前不远便是我们的城池了。”

散宜生点了点头,放下车帘,转头对姬昌说道:

“侯爷,经过漫长的旅途,我们回到西岐之地了。”

姬昌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的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激动,仿佛看到了久别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欣喜和期待。

然而,这激动之情很快便被一丝悲痛所覆盖。

姬昌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

“是啊,本侯回来了。可是,我的心中却难以平静。”

“虽然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但我的儿子伯邑考,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遥远的朝歌城。”

说到此处,姬昌的眼中泛起了泪光,他的声音也变得有些哽咽。

散宜生见状,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阵难过,他想到自己同大公子伯邑考一同前往朝歌城。

谁能想到,大公子伯邑考竟然在朝歌城自缢身亡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轻声说道:

“侯爷,您莫要悲伤过度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大公子在天上看着您,守护着您呐?”

姬昌听到散宜生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随即,他轻轻擦拭了眼角的泪水,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

“你说得对,我儿伯邑考还等着本侯为他报仇呐,本侯不能让悲痛击垮。”

散宜生看到姬昌重新振作起来,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他知道自己说的话起到了作用。于是,他继续以更加坚定的语气鼓励道:

“侯爷,您还有二公子姬发,他继承了您的智慧和勇气,定能为您分担重任。”

“除此之外,您还有整个姬氏家族,他们与您血脉相连,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更为重要的是,西岐境地的百姓,他们视您为他们的依靠和希望。您不能因一己之悲,而让他们失去方向。”

话音停顿片刻,散宜生继续说道:

“为了这些人,您也要节哀保重身体。因为您不仅是他们的领袖,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您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只有您坚强起来,他们才能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散宜生的话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姬昌的心田,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力量吸入体内。

然后,姬昌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中充满了决心与坚毅:

“你说得对,本侯不能因一己之悲而辜负了所有人。本侯要为了他们,为了西岐的未来,砥砺前行。”

说完,姬昌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绝对不能让这一点儿事情压垮自己的肩膀。

……

在渐入黄昏的余晖中,马车沿着渭水河道旁蜿蜒曲折的小路缓缓前行。

车轮碾过松软的泥土,发出沙沙的声响,与渭水轻拍河岸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此时,一阵悠扬的山歌远远飘来,歌声穿透了傍晚的宁静,传入姬昌的耳中。

他微微睁开眼睛,目光透过车窗的缝隙,望向那夕阳映照下的水面,金色的波光在微风中摇曳。

歌词在空气中飘荡,如同天籁之音:

“潺潺碧水日光辉,太公垂纶意自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