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可怜(1 / 2)

直到回城以后,原主这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又生下了第四胎,这一次直接是龙凤胎。

姐姐和大弟弟就不用说了,这一对已经五岁的龙凤胎,简直就让自己的妈妈在整个大院里都风光了一把,因此也是非常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宠爱。

而原主,作为这一个大家庭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女儿,就更加不被重视了,直接变成了一个小透明,更加确切的说,是这个家的小保姆。

家里所有的衣服是她洗的,饭是她做的,卫生也是她搞的,如果两口子不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原主有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不会有。

说来也是奇怪,家里的五个孩子,除了原主以外,其余四个居然没有任何的读书天分,而原主哪怕忙的脚不沾地,但是学习成绩一直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苏然知道,作为这个家里的透明人,有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父母的一声称赞,为了这一声称赞,原主真的是见缝插针地学习。

想到这里,苏然不禁摇了摇头,她真的是为原主感到可怜,因为她实在是太缺爱了。

而且这日子过得,啧啧,吃是全家吃的最差的,穿是捡自己的姐姐穿剩下不要的,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真的是堪比老黄牛啊!

时间很快就到了原主高中毕业了,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个时候,原主苏然17岁,她姐苏欣18岁,她最大的弟弟也马上16岁了。

按理说,最符合政策的,应该是作为姐姐的苏欣,但是谁叫人家有先见之明呢,为了逃避上山下乡,高中毕业没有多久,就和自己的一个男同学领了证。

结了婚就不需要上山下乡了,然后这个名额就落到了原主身上,至于大弟弟苏毅,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操心。

哪怕现在只有16岁,高中都还没有毕业,苏爸苏妈就已经花了大价钱,直接给大儿子买了一个工作。

至于为什么不给苏欣买工作,其实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女孩迟早有一天要嫁出去的,哪怕再疼大女儿,苏爸苏妈也没有起过要给苏欣买工作的念头。

两口子在私底下早就已经商量好了,万一家里需要一个孩子去下乡,那就叫苏然去,哪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女儿这么有本事,直接就解决了问题,来了一个先斩后奏。

还好这个女婿家里的条件也不错,算是和他们家门当户对,要不然两口子是绝对不答应的。

其实两口子一直有暗中替大闺女寻摸着工作,虽然是个临时工,但也好过于上山下乡,但是大女儿一直都看不上这个临时工的工作,和自己这个男同学结婚,人家婆家直接解决了儿媳妇工作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作为家里小保姆的原主,在听说自己要下乡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愿意的,毕竟她在乡下生活过,知道下乡的生活有多苦,可是本身的性格就非常的懦弱,哪怕再不愿意也不敢说不,再加上原身的父母又说了几句好话,原主昏了头,就这样包袱皮一裹下乡来了。

其实上了火车之后她就后悔了,原主下乡,家里并没有给她准备太多的东西,只是塞了五块钱给她,更不用说在火车上吃的东西了,看到别人饭盒里全都是包子馒头红烧肉的,而自己只能饿着肚子,原主更是一阵的失落。

原主下乡的地方也是随机分配的,经过这么多年下乡的运动,很多人都知道东北地区虽然冷,但是那里一年当中只需要干半年就可以了,剩下半年就可以躲在屋子里猫冬。

所以家里有一些关系的,就会想尽办法把自家的孩子往那边送,而南方这边,长年多雨不说,一年到头那是干不完的活,从开春一直干到寒冬腊月,真的是没有一刻停歇的。

很多人都不愿意往这边来,而原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南方这边下乡,一直等到上了火车才知道。

在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以后,本身又累又饿的原主,下了火车就被雨水浇的透心凉,

还没有等到知青院呢,直接就发起了高烧,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这样,原主一直生病了大半个月,这才慢慢地好了起来。

这半个月的时间,通过同屋的知青,她大概也了解了这里的情况。

这个村子位于浙省的一个小村庄,不但靠山,而且靠海,这里的乡亲们不但要下地干农活,还得下海捕鱼,可以说是相当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