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探索与结论:思考的两个阶段》(原创-高考)(1 / 2)

一、2022上海高考作文原题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根据要求,撰写文章如下:

《探索与结论:思考的两个阶段》

小时候,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追问着世界的奥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变得注重结论,追求答案。这种转变引发了人们对于思考方式和认知习惯的关注。在我看来,探索与结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思考过程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在童年时期,我们常常被好奇心驱使着,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探索欲望。这是一个开放的时期,我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世界的一切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断地向成人们提出各种问题。这种状态下,我们并不十分在意结论,而更多地关注着探索的过程,享受着发现和学习的乐趣。

然而,随着成长,我们逐渐接触到各种知识,开始学习并理解一系列规则、原理和法则。我们逐渐习惯于将复杂的事物归纳为简单的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转变并非坏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为我们的认知提供了框架和基础。

有些人担忧这种转变会让我们失去对世界的敏感和探索欲望,认为这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扼杀”。他们担心过度追求结论和定论会使人变得死板,失去了解问题本质、发现新领域的能力。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过于功利导向的教育体系和职场环境可能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既有的结论而非自行思考。这种趋势下,人们可能逐渐失去了孩童时期那种纯粹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变得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果,甚至失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转变是正常的认知发展。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需要通过整合和归纳来更好地理解世界。在追求结论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在否定探索,而是在构建更为系统和完善的认知框架。通过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种认知模式使我们更容易处理信息、做决策,并且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具有效率。因此,这种转变并非削弱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是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更高效地应对挑战。